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专家视角

姚方杰:新冠肺炎疫情对黑木耳产业影响的调研与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20-04-0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方地区正值黑木耳春耳菌种、菌包生产,南方地区处于黑木耳出耳管理阶段。在本岗位进行菌种、菌包、出耳管理等技术的指导过程中,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与防控工作对黑木耳产业的影响极大。本岗位对黑木耳主要产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浙江、云南)菌种和菌包的生产企业、种植大户、科研院所等代表性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并给予相关指导,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常规黑木耳生产季节
    东北地区黑木耳生产春耳和秋耳两季,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春耳一般在11~12月份制作原种,待1~2月份原种长好后,后熟15~20天,2月中旬至3月初进行春耳菌袋生产,4月中旬长满袋,经过后熟,根据当地当年气候条件于4月末至5月初露地摆袋、开口催芽。如果采用大棚立体栽培模式,生产时间还要提前约1个月。秋耳一般3~4月制作原种,6月中旬生产秋耳菌袋,8月初下地开口催芽。南方产区黑木耳生产1季,一般6~7月制种,8月上旬~9月下旬接种制袋,10月中旬~11月中旬排场,12月到翌年4月进行出耳。因此,疫情发生影响北方地区黑木耳春耳菌种、菌包生产,南方地区黑木耳出耳管理。
    二、疫情对黑木耳产业影响
    1、企业停工,菌种、菌包生产量不足,销售困难。
    在防疫期间,黑木耳生产企业全面停工,导致菌种、菌包减产。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组织企业严格防控有序复工。目前,在疫情严重地区,企业仍无法复工,签订的供货合同迟迟不能履行,损失严重。在疫情较轻,严格防控的吉林、内蒙古地区,黑木耳生产企业于2月10日开始尝试复工生产,但菌包也只能就近出售,销售量显著减少。小规模种植户组织自己家人制作菌袋,进行少量生产。
    受疫情影响,多地物流运输不畅,一方面企业滞留了大量菌种、菌包,运不出去;另一方面,正值食用菌原材料采购高峰期,而原材料主要产区的河南和湖北是疫情重灾区,无法进行原材料采购,原材料供应不足,可能会持续影响下一个生产计划。
    2、黑木耳采收不及时,产品销售市场低迷。
    3、种植大户雇工难,人工少,北方无法开展春耳菌袋生产,错过生产季节,多数种植大户取消今年春耳生产;南方进入黑木耳采收高峰期,采收工人不够,导致减产。
    对于产品销售企业,春节是销售旺季,由于疫情影响,控制人口流动和物流运输不畅,导致销售市场低迷,销售量受到重创,同比去年销售量减少50%以上。
    三、几点建议
    根据目前生产情况推测,全国黑木耳种植规模可能减少30%-40%。同时,由于疫情发生阶段,消费者家里存储的黑木耳消耗量非常大,因此非常看好今年的黑木耳市场,建议产业人要有信心,克服困难,保证生产的进行。同时,在遵守疫情防控的政策下,给予科学实用的建议和技术指导。
    1、低温避光保藏黑木耳菌包。
    生产实践中,黑木耳菌包应该在4℃恒温避光下进行越冬保藏。如果个别企业生产条件所限,达不到该条件,建议南方(如云南)滞留的菌包保藏温度在15℃以下,避免温度剧烈变化;北方(如东北),维持15℃的条件需增加取暖加热成本,因此可将菌包避光,冻藏,避免温度剧烈变化。待疫情解除后,将菌包进行缓慢升温解冻,恢复菌丝活力。
    2、菌种直接出耳,减轻企业损失。
    生产实践中,菌种企业经常将剩余锯末菌种直接出耳,虽然产量低于栽培的菌包,但能够极大地减少菌种企业的损失。本岗位在2019年冬天也开展了锯末菌种直接出耳的相关试验,出耳产量能够达到正常菌包的60%-70%。因此,建议菌种企业可将未及时售出的菌种按照上述的菌包的保藏方法进行保藏,待疫情解除之后,直接进行田间出耳,减少经济损失。
    3、北方地区尽早做好秋耳生产计划。
    根据钟南山院士预测疫情有望4月前结束,因此,建议耽误春耳生产的企业或种植大户尽早做好秋耳生产计划,提前预备菌种,待疫情解除,及时开展秋耳生产。
    4、选择早熟品种,缩短生育期,提高生产效率。
    5、南方地区黑木耳采收宜轮班、分散作业。
    保证防控疫情的前提下,需要大量雇工集中采收的黑木耳企业和种植大户,建议工人轮班作业,并使工人作业时保持足够的防疫距离,能够及时采收晾晒,减少经济损失。
    6、建议政府等有关部门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在疫情严重地区存在企业因无法复工,签订的供货合同不能履行等违约问题,建议政府、协会、合作社帮助企业依据相关法律,协调解决因不可抗拒原因无法履行合同的纠纷,尽量减少双方损失。
    疫情当前,以上产业调研数据有限,仅供参考。(单位: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黑木耳品种改良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