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产业资讯

疫情期间食药用菌生产管理无头绪?速看这份权威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2-04-13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眼下正值吉林省备春耕生产重要时期,为做好全省食药用菌生产,保障居民“菜篮子”产品充足、安全,吉林省园艺特产站就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何做好食药用菌生产提出相关技术指导意见。

  做好生产准备。一是做好黑木耳吊袋前期工作,提前备好大棚膜、遮阳网、压膜绳、三角扣等物资,提前清理大棚、平整地面,消毒灭菌,安装好微喷等设备。二是做好秋耳生产原料准备,尽早落实生产所需的木屑、麸皮或米糠、豆粉、石膏、石灰等各种原料并做好存放,防止发霉变质。

  确保菌种质量。优质菌种菌丝洁白、粗壮,均匀一致,生命力强,无杂菌感染。农户购买菌种要到有资质、两证齐全的菌种生产单位定购或购买菌种,保证菌种质量。无论是有资质的食药用菌生产企业还是自制自用食药用菌菌种的合作社或种植大户,在菌种制作过程中都要严格执行农业行业标准,严格检查菌种萌发和生长情况,及时挑出发菌异常的菌种,菌种出厂或使用前要再次检查菌种,确保菌种质量。

  科学合理生产菌包(段)。春耳菌包生产:眼下是春耳菌包生产的中后期,气温忽高忽低,黑木耳栽培户可选择早熟品种,采用枝条菌种生产黑木耳菌包,争取早开口、早出耳。要注意接种场所消毒灭菌,防止杂菌污染,提高成品率。灵芝和桑黄菌段生产:疫情期间,灵芝和桑黄基地可采用机械劈半、传送带传送、机械捆段、灭菌车灭菌运输等机械生产灵芝和桑黄菌段,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做好发菌和出菇管理。发菌管理:菌包(棒)前期温度控制在26℃-28℃,发菌棚密闭遮光,保持黑暗;菌包(棒)接种10天后开始通风,温度降至24℃-26℃;20天后,在菌丝体生长量达到最高峰时加强通风,将温度降至20℃-22℃。特别注意防止菌包(棒)发热引起烧菌。发菌期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以下。出菇管理:为避免疫情期间因无人采收而造成损失,可采取措施延迟出菇。将出菇大棚用塑料薄膜和草帘盖好,夜间温度较低时打开大棚门窗通风降温,保证大棚内温度低于10℃以下,缩小昼夜温差,控制菌袋出菇;还可通过停止喷水和补水降低湿度,抑制原基分化,延迟出菇。

  做好防灾防害工作。预防春季病虫危害:在平菇、香菇等出菇期发生病虫害,要加强通风,减少喷水次数和喷水时间,降低出菇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减轻病虫害发生;发生虫害可在出菇棚内悬挂黄板或诱杀灯等物理方法防虫。针对局部发生污染的菌包或菌棒,可用800倍的克霉灵水溶液涂抹污染部位,局部发生细菌污染的菌棒使用200ppm农用链霉素涂抹,控制杂菌蔓延。预防雪灾:要加固检查棚室,特别是预防吉林省倒春寒等异常天气,做好保温增温工作,采取加盖草帘等覆盖物保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