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推介第三批全国村级 “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10-2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乡村振兴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和培育文明乡风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组织开展了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征集推介活动。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会同乡村振兴部门广泛动员、深入发掘、踊跃申报,所推荐的138个案例生动展示了各地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实践成果。经过评审和公示,现向社会公开推介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水峪村等38个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见附件)。
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聚焦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在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基层群众组织和村规民约作用、细化实化婚丧嫁娶操办标准规范、建立道德约束激励机制、传承弘扬家风家训和传统美德、强化移风易俗宣传引导等方面探索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经验做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借鉴性。各地要持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推广应用,增强示范带动效果,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有效遏制陈规陋习,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附件: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
2022年10月13日
附件
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
1.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水峪村
为有效治理滥办酒席等陋习,将移风易俗突出问题纳入村规民约进行约束,采取张贴公告、“大喇叭”等方式加强宣传引导,注重发挥“带头人”作用,推动移风易俗入心入脑。建设文化大院、大戏台和棋牌室等,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实现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
2.天津市宝坻区周良街道周良庄村
把红白理事会作为文明乡风建设的载体,制定和公布红白事操办章程和参考标准。组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团体,充分利用悬挂横幅、发放倡议书、开展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移风易俗。建立好人好事专栏,积极培育选树宣传身边典型,用榜样力量引领文明风尚。
3.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大范口村
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开展党员挂门牌、亮身份、做奉献活动,发挥移风易俗表率作用。推选威望较高的老党员、退休教师等组成红白理事会,对村内红白事实施全过程监督。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群众等评比活动。组建各类文艺队,建设村民健身广场、农家书屋、农村幸福大院等多个文化活动阵地,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村民观念。
4.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滦阳镇铁门关村
依托村规民约,在原则性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移风易俗制度和规则,细化厚养薄葬、不大摆宴席等要求。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先进模范带动、文化氛围推动,严格执行村规民约内容。组织村民签订遵守村规民约承诺书,设立乡风文明“红黑榜”等,强化宣传教育,推动文明乡风深入人心。
5.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西吕营镇田寨村
把推进婚事新办作为改变村风民风的大事来抓,组织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树起一面旗帜;组织村民反复讨论修订村规民约及其实施细则,形成一套制度;成立村民事务理事会,请村内德高望重的党员、群众担任理事,建好一支队伍;建立“心连心”鹊桥免费婚介服务微信群,打造一个平台;评选“移风易俗家庭”等,树立一批典型。
6.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龙交乡王家沟村
通过村干部会、支部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等研究、完善村规民约,出台婚丧喜庆报备制度。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强化对婚丧宴请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以孝、俭、勤、义、信等传统美德为主题评选“文明户”,用一张榜单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传承家风家训,学习宣传村里的先进典型,倡导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和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
7.山西省长治市沁县松村乡古台村
制定《婚丧娶嫁八不能》《日常生活八不准》《村民出行八不要》等制度,由红白理事会指导村民办理婚丧喜庆,根据事情大小决定办事规模,严格限制天数和参加人数,一把尺子量到底。引导村民为乡村办好事、办实事,用发展乡村公益事业代替大操大办,彰显新风正气。
8.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水泉镇合发村
把文明乡风纳入村干部理论学习内容,定期召开文明乡风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发现问题和差距,明确工作职责和措施。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四会”组织代表、村民代表组成“红灰黑榜”评议工作小组,对本村常住居民逐户进行道德评议并张榜公布,营造和谐文明氛围。
9.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平罗街道前辛台村
强化村民思想道德建设,成立理论宣讲、时代新风、法治教育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提高村民素质,为建设新时代文明村奠定基础。组织戏曲、歌曲、快板、电影等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坚持文化润心、服务暖心,在解决村民实际需求的同时,不断增强文明实践精神活力。
10.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雁鸣湖镇小山村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深入开展思想宣传教育。开展善道、孝道、富道“三道模范”评比,选树见义勇为、孝老爱心、敬业奉献等方面典型。建设张笑天书屋、知青大院、村史馆等,展示村庄风貌,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11.黑龙江省鸡西市麻山区麻山镇龙山村
为破除婚丧嫁娶中的不良风气,组织修订村规民约,增加婚丧简办等内容,明确婚丧红白事操办标准,事前告知办事群众婚丧事宜办理规定,事中对操办规模现场监督,事后与事主一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