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山西临县鑫森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建香菇园区 吸纳贫困农户
发布时间:2016-09-19
临县白文镇南庄村位于湫水河以东,该村距县城20公里,全村共有2010口人,768户,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是该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从2008年新农村建设以来,该村村支两委积极带领群众狠抓产业发展,现有养猪场、养鸡场、苗木培育场各一座,科技引领,产业带动,目前已帮助332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2016年3月,为帮助该村剩余417名贫困人口脱贫,新一届领导班子积极响应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通过走访农户、外出考察调研,成立了临县鑫森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新建24亩香菇种植示范园区,实现了当年投资建设、当年见效回本的良好效益。目前,香菇产业已成为该村又一脱贫致富新型产业,率先为临县精准扶贫踏出一条新路,成为该县脱贫致富的新引擎。
合理流转土地,新建科技示范园区
香菇大棚种植园区建设全部由村委统一组织,镇政府农经站配合协调,本着土地所有权不变,农民自愿流转、有偿流转机制、农经站备案管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搞活农村经济,保证农民合法权益的宗旨,以每年每亩1000元价格统一流转土地27亩给临县鑫森种植专业合作社,用以修建香菇种植大棚,并建好水、电、路等农业基础设施。流转期限5年,流转资金每年2月底前付清。
目前,该合作社投资280万元,建有香菇一季生产大棚18座、香菇四季生产温室6栋,建活动板房9间,冷库2间,打深井1口,棚内安装有自动喷灌设备,水、电、路配套设施齐全。
实现联营合作,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为了做大做强香菇产业,该合作社与临县丰林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临县鑫森种植专业合作社前期每棒预交1元向临县丰林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订制菌棒,菌棒出菇销售一茬后付清剩余菌棒款,生产的香菇可以按市场价自行出售,如有销售困难,丰林公司可以最低保护价收购,这样不仅解决了前期资金困难的局面,又解除了菇农怕产品销不出去的担忧。
创新经营模式,紧密生产利益链条
园区采用“合作社+基地+农业工人”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合作社与农民工之间打造了紧密的生产链、利益链。合作社从农民手里成片租赁土地建立生产基地,租金一年一付,并对基地的生产实行一体化管理。合作社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民主推选有能力有威望的2个管理人员,分别负责生产和销售工作,并下设采菇组、间菇组、喷水通风组、冷库组、库房组和财务组,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做好各生产阶段的管理,确保生产管理正常运行。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的经营体系,使合作社与农民形成了一荣俱荣的利益共同体,是企业与农民的双赢之道,也是农业现代化的成功之道。
吸收贫困农户,积极响应精准扶贫
合作社成立以来,本着“引进、推广、服务”的经营理念,多方面多渠道引进先进实用技术,高薪聘请1名晋城香菇种植专家帮助指导贫困农民工人靠科技、抓产业脱贫致富。从2016年3月新建香菇生产基地以来,月平均雇用工人35个,其中90%的是本村贫困农民。2016年8月1日合作社发放了4-8月的农民工工资,共13.7万元。贫困农民郝光元,将自己1亩土地以1000元租赁给合作社,然后自己为合作社当产业工人,贷款买了一辆三轮车为合作社拉菌棒,8月1日领了6000元工资。合作社运行以来年可解决该村贫困劳动力30余个,预计香菇生产基地年可帮扶18户贫困户脱贫。
创新融资模式降低贷款条件
合作社由13户村民组成,其中贫困户12户,占总户数的92.3%,面对贫困农户投资创业资金困难的局面,在县农委主任张文全的大力帮助下,合作社负责人李全平多次与信用联社协调,与贫困户沟通,最后终于达成协议;由信用社牵头、合作社担保、农户贷款,打破旧日一户一保人贷款制度,贷款进入合作社账户,作为贫困户的股份投资香菇事业,农户如期归还利息,将来县扶贫办的产业贴息进入农户帐上,贷款到期后由合作社偿还本金。财务状况一月一公示,工资一月一发放,既解决了贫困农户担心资金用途的后顾之忧,又规范了财务管理,为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园区内放置香菇菌棒26.5万棒,已全部投产,现已采摘香菇60多万斤,销售收入可达300余万元,纯收入约130万元,户均年收入达10万余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合作社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在未来五年将会以香菇种植和深加工为切入点,积极响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大力号召,进一步带动本村及周边群众投身到香菇产业中来,为贫困户脱贫增收开拓一条新的可持续的道路。(来源:三晋都市报)
合理流转土地,新建科技示范园区
香菇大棚种植园区建设全部由村委统一组织,镇政府农经站配合协调,本着土地所有权不变,农民自愿流转、有偿流转机制、农经站备案管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搞活农村经济,保证农民合法权益的宗旨,以每年每亩1000元价格统一流转土地27亩给临县鑫森种植专业合作社,用以修建香菇种植大棚,并建好水、电、路等农业基础设施。流转期限5年,流转资金每年2月底前付清。
目前,该合作社投资280万元,建有香菇一季生产大棚18座、香菇四季生产温室6栋,建活动板房9间,冷库2间,打深井1口,棚内安装有自动喷灌设备,水、电、路配套设施齐全。
实现联营合作,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为了做大做强香菇产业,该合作社与临县丰林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临县鑫森种植专业合作社前期每棒预交1元向临县丰林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订制菌棒,菌棒出菇销售一茬后付清剩余菌棒款,生产的香菇可以按市场价自行出售,如有销售困难,丰林公司可以最低保护价收购,这样不仅解决了前期资金困难的局面,又解除了菇农怕产品销不出去的担忧。
创新经营模式,紧密生产利益链条
园区采用“合作社+基地+农业工人”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合作社与农民工之间打造了紧密的生产链、利益链。合作社从农民手里成片租赁土地建立生产基地,租金一年一付,并对基地的生产实行一体化管理。合作社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民主推选有能力有威望的2个管理人员,分别负责生产和销售工作,并下设采菇组、间菇组、喷水通风组、冷库组、库房组和财务组,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做好各生产阶段的管理,确保生产管理正常运行。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的经营体系,使合作社与农民形成了一荣俱荣的利益共同体,是企业与农民的双赢之道,也是农业现代化的成功之道。
吸收贫困农户,积极响应精准扶贫
合作社成立以来,本着“引进、推广、服务”的经营理念,多方面多渠道引进先进实用技术,高薪聘请1名晋城香菇种植专家帮助指导贫困农民工人靠科技、抓产业脱贫致富。从2016年3月新建香菇生产基地以来,月平均雇用工人35个,其中90%的是本村贫困农民。2016年8月1日合作社发放了4-8月的农民工工资,共13.7万元。贫困农民郝光元,将自己1亩土地以1000元租赁给合作社,然后自己为合作社当产业工人,贷款买了一辆三轮车为合作社拉菌棒,8月1日领了6000元工资。合作社运行以来年可解决该村贫困劳动力30余个,预计香菇生产基地年可帮扶18户贫困户脱贫。
创新融资模式降低贷款条件
合作社由13户村民组成,其中贫困户12户,占总户数的92.3%,面对贫困农户投资创业资金困难的局面,在县农委主任张文全的大力帮助下,合作社负责人李全平多次与信用联社协调,与贫困户沟通,最后终于达成协议;由信用社牵头、合作社担保、农户贷款,打破旧日一户一保人贷款制度,贷款进入合作社账户,作为贫困户的股份投资香菇事业,农户如期归还利息,将来县扶贫办的产业贴息进入农户帐上,贷款到期后由合作社偿还本金。财务状况一月一公示,工资一月一发放,既解决了贫困农户担心资金用途的后顾之忧,又规范了财务管理,为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园区内放置香菇菌棒26.5万棒,已全部投产,现已采摘香菇60多万斤,销售收入可达300余万元,纯收入约130万元,户均年收入达10万余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合作社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在未来五年将会以香菇种植和深加工为切入点,积极响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大力号召,进一步带动本村及周边群众投身到香菇产业中来,为贫困户脱贫增收开拓一条新的可持续的道路。(来源:三晋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