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会员风采

【产区风采】黑龙江青冈县实施食用菌产业扶贫纪实

发布时间:2016-11-22
11月13日,白雪覆盖下,黑龙江绥化市青冈县昌盛乡兴东村闫立超家的棚室内飘出阵阵菇香,看着又一茬黄灿灿的滑子菇从菌棒中露出了头,小伙子非常开心:“别看这小小的蘑菇,我家还债脱贫奔富全靠它了。”
  一个产业托起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之梦。 青冈,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省级重点扶持贫困县,这个县将脱贫攻坚列为一号工程中的头号工程,大力推进产业扶贫,高标准打造“生产要素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支撑有力、经营机制完善、产业链条完整、牵动能力突显、综合效益攀升”的食用菌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项目。
  多元化投资 夯实基础
  项目计划总投资3.95亿元,整合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及县扶贫、农业开发、交通等各类资金,集中打捆使用,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
  引进黑龙江辰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规划总面积6.2万平方米,建设冷库1万平方米,精深加工车间1.2万平方米,库房3000平方米,食用菌文化中心和物联网信息中心2800平方米,办公及科研场所4600平方米。争取农发行信贷资金2亿元,规划实施25兆瓦光伏扶贫项目。2015年投资已达产达效,生产菌棒110万棒,带动贫困户26户86人,人均增收3800元。 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可生产菌棒2000万棒(其中基地生产可利用1200万棒,其余800万棒可辐射带动劳动、柞岗、民政等周边农户进行食用菌栽培创收),年可生产鲜品(滑子菇、香菇)2.5万吨,产值可达2.5亿元,纯效益可达4000万元;利用养菌温室闲置期年可生产绿色蔬菜440吨,产值可达132万元,纯效益可达88万元;光伏扶贫项目年发电量达25兆瓦,产值2750万元,可扶持贫困户1000户,每户每年受益3000元。
  多元化经营 持续发展
  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农科院+协会”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以“谁投资、谁受益”为基本原则,采取“统一基础建设、统一精深加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按项分配效益”的管理机制,着力构建县域食用菌产业文化,推动产业快速向好发展。
  引入黑龙江辰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导该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签订菌种赊销、订单保底价收购等协议,为农户提供订单保障,重点生产腌渍、烘干、速冻、罐制品、即食休闲食品、素火腿等食用菌系列初精深加工产品,依托基地产能优势,借助企业成熟经销团队,以“辰旭农科”自主品牌及行业成熟企业贴牌进行生产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塑造优质品牌形象,进一步拓宽销售市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3月25日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签订“院县共建”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农科院在基地挂“青冈科技扶贫示范基地”牌,并设立博士生站及研究实验室等技术平台,科学确定合作开发机制,由中国农科院定期、不定期为基地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并协助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常驻基地提供技术服务,保障科研成果转化利用,提升产业效益。组建了青冈县蔬菜(食用菌)产业协会,依托协会为产业发展提供沟通、指导、服务,构建大数据平台,促进行业抱团取暖,确保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要素叠加。
  多元化受益 合理分配
  采取资金渠道与分配方向保持不变的方式,保障效益分配公平合理。扶贫项目建设资金产出效益用于扶持贫困户脱贫致富,农业开发项目建设资金产出效益反馈村集体,由村集体统筹安排惠及全村,合作社投入资金产出效益用于社员按股分红,企业投入资金产出效益由企业直接受益。同时,每年拿出村集体收益的15%用于扶持不具备劳动能力特困户直至脱贫,剩余部分用于基地基础设施维护、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确保利益共享、多方受益。
  统筹劳动力资源,通过登记造册,按能力配比形成梯次、循环用工的方式,为农户持续提供就业岗位(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年可拉动就业达800人,由合作社统一集约土地、规模经营。农户以耕地入股合作社形式,以耕地价值折算后作为股本金占股分红。安排有意愿农户承包经营棚室,发展食用菌种植,按每户经营1栋棚室计算,年可收入1.2万元。 通过构建食用菌产业项目全产业链,有效带动周边乡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可辐射青冈镇、劳动镇、柞岗镇等乡镇贫困人口2130人,年人均增收3200元。(来源:东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