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贵州洋塘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小食用菌 托起致富梦
发布时间:2017-02-24
新年新气象。2017年初,今年已经61岁的老张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横空飞来”一个美差:村委会聘请他到村上新建的合作社当看护员。
“合作社就在家门口,一个月还能有1000元的工资,工作之余还能常回家看看,大好事呀!”老张和老伴一寻思,爽快答应。
老张叫张玉志,是贵安新区马场镇洋塘村屯脚组的村民,家有四口人。早前,全家人仅靠一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两个子女长大后,为了谋生,只得出门打工,如今家中只剩他和老伴。
位于红枫湖畔的洋塘村,是贵安新区高标准脱贫的17个贫困村寨之一,有洋塘、新寨、山脚、牛路、屯脚等8个组,13个自然寨,共447户1946人。目前,实现新区高标准脱贫的贫困人口有138户426人,老张家就是其一。
为了巩固脱贫成效,让脱贫的贫困户不再返贫,同时在原有基础上再增收,洋塘村积极因地制宜念好“山字经”,利用宜居宜耕的山地丘陵地理环境,适合发展经济作物的气候和与贵安大道相连等优越的交通条件等,在生态农业上做文章,打出“一组一品牌”的特色山地农业招牌。同时,在新区财政局的扶贫资金帮扶下,成立“洋塘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整个洋塘村的生态农业统一纳入合作社管理。
目前,洋塘村的牛路组和山脚组的村民,通过大面积种植葡萄,年均收人可达7万元,成功走上致富路。
而按照“一组一品牌”规划,洋塘种河藕,新寨种蔬菜,屯脚种食用菌。
老张上班的地方,就是座落在屯脚组的洋塘村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紧邻屯脚组已经建成启用的食用菌种植基地。
2月16日,记者走进洋塘村这个新建不久的屯脚组食用菌种植基地。在距离洋塘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四米的附近,10个白色大棚在平坦的田里整齐地排列着。其中5个大棚已开始培育食用菌平菇,目前已经生产并销售了三四千斤的平菇,获利四五千元。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洋塘村的平菇品质好,菌种优良,备受采购商青睐,供不应求。
“食用菌生产周期短、见效快,也容易管理。村民看到成效后,加入的积极性就会跟着高起来。”洋塘村村支书张贤告诉记者,整个食用菌基地占地2000平方米,目前才投入使用了一半,从当前销售的量和价格来看,还是很有搞头,下一步,他们将在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引进红木耳和香菇等新品种,同时自主研发食用菌菌包,扩大种植面积,让更多村民受益。
张贤说的“让更多村民受益”,就是让洋塘村138户贫困户最终都加入合作社,以合作社社员的方式,在家种植食用菌,最后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卖钱分红。
“能加入的社员就种植食用菌,实在不愿意加入的,可以给合作社当临时工,比如一星期两次采摘平菇,每次都需要10多人参与,一人每天都是100多元酬劳。还有一种,就是像老张这样特殊的,聘请为合作社管理员,每月发工资,都能让村民增收。”张贤说。
难怪,当记者问及老张是否喜欢这份“美差”时,他笑呵呵地回答:“喜欢,比我种田强太多咯!”(来源:贵安新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