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会员风采

云南昆明:攻克技术难关 人工栽培羊肚菌模式创新

发布时间:2017-03-07
本网讯 最近,昆明篆新农贸市场有人出售人工栽培的羊肚菌卖,价格在260-270元/公斤。
  已经卖了十多公斤
  “我在报纸上看到师宗有人种植羊肚菌,就去看了一下。”50多岁的李建平说,“去年11月种了一点,现在已经卖了十多公斤。”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嵩明李建平家面积不到1亩的羊肚菌示范种植基地,大棚的架子上用遮阳网覆盖;大棚里,有的区域  羊肚菌长得很茂密,有的则比较稀疏。
  李建平说,2015年他看到春城晚报报道曲靖师宗有人种植羊肚菌,就开车去找,找到后学了一点种植方法。回来就搭了大棚,2016年11月19日,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赵琪博士的指导下播完种,将整个大棚分为18个试验小区。
到现在,有的试验小区已采收十多公斤,这几天,市场价可以卖到200-230元/公斤。
  种庄稼一样种菌子
  赵琪说,2002年工作后,在丽江看到村民把山上的土挖回来,在房前屋后种羊肚菌。“当年秋天,我就将已经分离、纯化了的羊肚菌菌种播种到丽江试验基地,2004年2月初,一朵朵黑色的羊肚菌破土而出。”
  2006年起,羊肚菌栽培技术和种植模式不断改进,最后发展到可以在庄稼地里种植。
到2016年的时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终于解决了羊肚菌稳产的难题,并采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大大缩短了羊肚菌的种植周期。
  “现在,从播种下去到采收完,整个羊肚菌种植周期只要3个月就能完成,而且有的地方一年还能种两季。”
种植还有一定难度
  赵琪介绍,2016年全省有4000-4500亩人工栽培的羊肚菌,但绝大多数种植户都是自己去四川学习羊肚菌栽培技术,然后从四川带着菌种回来种,种植技术参差不齐,产量极其不稳定。
  2016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已经在全省16个县(市)示范种植羊肚菌60余亩,指导农户、企业种植羊肚菌达1000余亩。
不过,羊肚菌的种植还存在一定难度,一是温度难以控制,出菇时的土壤温度不能超过13摄氏度,空气温度不能超过25摄氏度,不然菌子就停止生长,并很快就干了;二是菌种制作很难度,虽然分离菌种很容易,但分离出来的菌种出菇能力很难把控和甄别。所以对羊肚菌的研究还将继续深入,其种植技术也还需要不断探索。(整理自: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