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河北平泉:育食用菌产业 享绿色福利
发布时间:2016-06-03
初夏时节,来到位于燕山北部的河北承德平泉县,满眼鲜花烂漫,菇香四溢。
“要真正斩断祖祖辈辈留下的穷根,彻底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就必须打破惯性思维。”平泉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者思路清晰:绝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继续走“守着绿水青山苦熬”的穷路,必须同时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一条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
近年来,平泉县紧紧围绕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定位,坚持生态建设与生财致富有机结合,按照“念资源经、唱地方戏、走特色路”的发展思路,大力培育绿色产业,实现富民增收。
在平泉,食用菌大棚随处可见,菌菇飘香。走进卧龙岗村食用菌产业园,眼前是一片繁忙景象。一辆辆集装箱车排在冷库门口,村民们手脚麻利地将包装好的蘑菇搬进车厢。
“这批香菇是销往首都北京的。我们这个食用菌产业园有300亩,去年纯收入3000万元,还解决了80多人就业,每人每年都能挣3万多元。”今年三十出头的园区负责人齐彦斌很自豪地说,像这样的产业园区还很多,有的甚至占地上千亩。
县长曹佐金介绍,目前全县已流转土地17万亩,建起10亩以上标准化产业园2455个。园区农产品年产量148万吨、产值74.1亿元,食用菌产业被评为“中国产业聚群品牌50强之一”。同时,还形成了山杏、设施蔬菜、高山林果等特色主导产业基地,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7000元,占总收入的70%。
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平泉通过深度调研,利用越砍伐越旺盛的薪炭林刺槐为原料发展食用菌产业,用耐干旱、耐瘠薄的山杏林发展杏仁深加工产业,均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仅此两个产业先后使得150多万亩荒山荒坡得到绿化,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5.2个百分点,达到57.8%,平泉因此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
“如今的平泉山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已经变成了景区,吸引着城里人春赏花、夏观景、秋摘果,吃农家饭,购农产品。家庭旅馆、饭店、商店也遍地开花。”曹佐金说,乡村旅游已成为生态农业在附加值上的横向扩散,农产品加工则是产业链的纵向延伸。
近年来,平泉建起旅游乡村24个,吸引众多人到森林公园休闲、尽享“天然氧吧”,到产业园区观光采摘、共享“绿色福利”,到乡村体验民俗风情、感受“世外桃源”。如今,平泉的绿水青山已真正成为 “金山银山”。(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