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产业资讯

广西农技推广总站发布2016年食用菌防汛抗灾减灾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16-06-23
2016年5月以来,受高空槽和低涡切变共同影响,广西多地强降雨肆虐,导致洪涝灾害频发。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已于6月13日17时起启动自治区洪涝灾害Ⅳ级应急响应。为了做好食用菌防汛抗灾及减轻洪涝灾害对食用菌生产造成的损失,广西农技推广总站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提前做好生产场地排水工作。在汛期到来前,清理好生产场所的所有排水沟,以保持排水顺畅;同时做好菇棚顶部及周边遮阳网、电线等设施的检查及加固工作,防止菇棚倒塌,保证汛期用电安全。
  二、及时做好产品采摘和加工。夏季气温较高,在暴雨到来前,已出菇的产品要及时采摘和销售;需要加工干品的应利用晴好天气,及时将产品进行晒干处理,保证产品质量。
  三、雨后及时排水或转移菌棒。雨后及时清除菇棚内积水,防止洪水浸泡菇床或菌棒(包)。菇棚已垮塌的,要及时转移菌棒(包),有条件的尽可能转移到高处。露天栽培的黑木耳、灵芝等品种,除采取排水措施外,有条件的可使用薄膜临时覆盖。
  四、修复破损和倒塌菇棚。对因水灾损坏倒塌的菇棚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快修补或重新搭建,避免灾后夏天高温对食用菌生产造成二次危害。
  五、彻底消毒生产场所。洪水退后要及时对生产场所进行消毒处理,预防病虫害发生。待天气转晴后用1%石灰水喷施一遍,隔日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200克兑水喷雾。特别要注意防治螨虫类。
  六、注意菇棚通风降温。灾后遇到高温天气,要密切注意棚内空气状况,利用早晚时间掀棚进行强制性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棚内空气要保持新鲜,无霉气;温度不能过高,人感觉不闷即可,避免温度过快上升导致死菇。
  七、清理死菇和烂棒。利用早、晚气温稍低时间尽快检查菌棒(包),发现有烂棒、杂菌感染的必须马上拣出,集中堆放,不要随意丢弃,以免相互感染和污染环境。随时将菇床上受水害浸泡而枯黄的死菇摘除,以免气温回升后死菇腐烂引发病虫害。
  八、松料补土。床栽品种要及时松料和补充覆土,以利于排除培养料中的废气,使老菌丝断裂,促进新菌丝长出,形成菌丝强势,为下一潮出菇打好基础。松料分大松、中松和小松三种,应根据菌床培养料的实际情况而定。对于菌丝生长旺盛,土层菌丝结板的菌床,应采用大松,可将细土刮到一边,用竹签斜插入土层底部撬动粗土,拣除干死的老菌丝,每平方米撒入0.2公斤石灰粉,随后将细土重新铺平。对于土层菌丝长势不旺的则采用中松或小松。松料时,不必将细土撬出,连粗细土一  起撬,然后用新土将料面凹陷处填平。
  九、尽早恢复日常管理。床栽的食用菌品种待菌丝生长恢复后,及时向料面喷水,恢复日常管理,促使转潮出菇。
  十、重新利用培养料。对培养料质地还较好的烂菌棒(包)可晒干再利用。可将已软化霉烂的菇棒(包)及时脱袋打碎或加1-1.5%石灰堆积处理培养料,最好是暴晒处理。经处理后的培养料可重新用于生产香菇、鸡腿菇或其他高温品种。
  十一、及时清理生产场所。对于无法修复的菇棚和无法补救的菌棒(包),要及时清理和消毒生产场所,做好下一造生产的计划和准备。
  十二、注意新生产场所的选址建设。准备新建设的生产场所,尽量选择在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位置,建设好排水、引水、喷灌水等设施。菇棚建造要利于调温调湿,通风能自由调节;可用遮阳网、树枝、杂草、秸秆等对菇棚进行覆盖避雨。(来源:广西农技推广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