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贵州印江自治县多举措做好野生食用菌中毒防范工作
发布时间:2016-06-29
为防范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贵州印江自治县多举措做好野生食用菌中毒防范工作。
一是加强机制建设。成立食品安全联席委员会,印发《印江自治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定期组织召开食品安全联席工作会议,分析研判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各项工作。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充分利用印江报、印江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电视、微信等媒体,向广大市民宣传正确采购、加工、食用野生菌的方法和鉴别野生菌的知识。同时,结合县相关医疗机构送医下乡活动,向基层群众普及野生菌食用安全知识、中毒自救知识;向各单位食堂、餐饮企业发放《预防野生菌中毒相关知识》《谨防食用野生菌中毒》等宣传手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野生菌的识别能力。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涉及野生食用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要求各类学校食堂、集体食堂一律禁止加工烹饪食用野生菌;要求各食品生产及餐饮服务单位要慎重加工制售野生菌,要严把野生菌采购关,不得随意加工制作不熟悉或难以识别毒性以及霉烂的野生菌类;要严格加工程序,采用安全的烹调加工技术和方法进行加工制作,严禁制售凉拌野生食用菌。对检查中发现违规加工制售野生食用菌或不按要求加工制作野生食用菌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时责令其整改纠正,消除潜在食品安全隐患。
四是做好应急救治。强化各方责任落实、强化应急防范措施、强化应急救治工作,对可能发生的野生食用菌食品安全事故切实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对中毒病患要第一时间救治、第一时间报告,全力做好野生菌中毒救治的各项工作,将野生食用菌中毒事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来源:印江政府网)
一是加强机制建设。成立食品安全联席委员会,印发《印江自治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定期组织召开食品安全联席工作会议,分析研判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各项工作。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充分利用印江报、印江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电视、微信等媒体,向广大市民宣传正确采购、加工、食用野生菌的方法和鉴别野生菌的知识。同时,结合县相关医疗机构送医下乡活动,向基层群众普及野生菌食用安全知识、中毒自救知识;向各单位食堂、餐饮企业发放《预防野生菌中毒相关知识》《谨防食用野生菌中毒》等宣传手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野生菌的识别能力。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涉及野生食用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要求各类学校食堂、集体食堂一律禁止加工烹饪食用野生菌;要求各食品生产及餐饮服务单位要慎重加工制售野生菌,要严把野生菌采购关,不得随意加工制作不熟悉或难以识别毒性以及霉烂的野生菌类;要严格加工程序,采用安全的烹调加工技术和方法进行加工制作,严禁制售凉拌野生食用菌。对检查中发现违规加工制售野生食用菌或不按要求加工制作野生食用菌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时责令其整改纠正,消除潜在食品安全隐患。
四是做好应急救治。强化各方责任落实、强化应急防范措施、强化应急救治工作,对可能发生的野生食用菌食品安全事故切实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对中毒病患要第一时间救治、第一时间报告,全力做好野生菌中毒救治的各项工作,将野生食用菌中毒事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来源:印江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