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绝对不敢想象的十大新模式将彻底颠覆中国农业
发布时间:2018-04-04它们仍然需要等待时间的检验。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站在当今的历史节点上,100年前,当时的人们根本无法想象到如今繁荣的互联网会给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如此大的影响。分析现在是为了更好地预测未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当前中国农业正处在历史变革的进程中,新模式、新技术的应用已经产生或是正在酝酿。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可能彻底颠覆中国农业的十大新技术、新模式。
多种多样的育种方式
随着基因组测序等多种技术实现突破, 基因组学、表型组学等多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得到迅猛发展, 作物育种理论和技术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以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分子设计育种为代表的现代作物分子育种技术逐渐成为了全世界作物育种的主流。
现代育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系统选育,到后来的杂交育种、杂交优势育种、诱变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等。从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进入了现代多样化育种阶段,方法的创新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现在基本形成了以杂交育种方法为主,多种育种方法并存的局面。
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它与常规杂交育种有相似之处。杂交是将整条的基因链(染色体)转移,而基因转移是选取最有用的一小段基因转移。因此,转基因比杂交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例因为转基因导致的科学事件。
杂交方法符合生物进化规则,杂交能否形成与物种的亲缘关系有关,在自然界动物大多都是以杂交方式繁殖后代,不是自体繁殖,这推动了生物界的进化。所以,中国基于安全的考虑基本上使用杂交。
育种的方法不光有转基因和杂交两种,还有航天育种、离子束辐射诱变育种、游离小孢子、脱毒快繁等生物技术育种方式。
微生物农业
2016年5月13日美国宣布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National Microbiome Initiative,NMI)",美国政府为此投入1.21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比尔盖茨基金(BMGF)也为此设立1亿美元的专项基金,还有很多公益基金和高校为此投入数百万美元,总计在5亿美元。微生物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高地"。
在农业领域,生物可以修复土壤,恢复土壤活力,减少重金属污染,而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微生物还可以净化水质,清除空气中有毒气体;在农作物生长方面:微生物可以促进农作物吸收营养物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免疫力。这些都不会像化学药剂和激素那样污染环境和农产品。在除草和杀虫方面:微生物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都可以有效的除草、杀虫杀菌,而且不会对害虫的天敌产生威胁,不污染环境和农作物。在养殖业方面:微生物发酵可以把很多农业废料变成家畜的饲料,比如秸秆就经微生物发酵变成优质饲料,此技术改变了畜牧业耗粮的特征。在有机肥方面:微生物有机肥是有机肥的一大进步,比化肥、精致有机肥、农家肥等有着诸多优点。
在农业领域,微生物的研究虽然还处在单体微生物的研究阶段,仅仅在这个阶段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农业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