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专家视角

张介驰:黑木耳产业综合效益上升空间较大

发布时间:2018-09-06
2018年8月7日至9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中国林学会林下经济分会、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联合主办的“贵龙机械·第三届全国黑木耳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食用菌与林下经济发展研讨会”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成功举办。会上,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黑木耳栽培岗位专家、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张介驰作了《关于黑木耳栽培技术创新的思考》的主旨报告,对我国黑木耳产业坚持创新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解读。
    张介驰指出,当前我国黑木耳产业主要有几方面的产业特点:一是生产规模持续迅速放大,气候、资源、政策、市场、技术叠加推动;二是生产方式、品种结构以及产业链条日趋完善;三是液体菌种、菌包生产、栽培技术及配套设施创新应用日益活跃;四是产业综合效益上升压力大,产销发展不平衡。更加注重供给侧改革调整,产业综合质量效益亟待提高;五是缺乏统一布局规划、管理缺位或关键环节缺失、基础性科技扶持投入不足、示范引领作用不强、产业链条短、品牌意识弱、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等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亟待调整。
    张介驰认为,黑木耳产业是生态友好产业,以农林副产品为原料、利用空闲地块生产,副产物菌糠可生物转化,可增加农林产业收益。黑木耳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消费市场需求潜力大。黑木耳干品储运方便,优势明显。随着新型栽培原料开发、优良菌种选育、精准栽培技术应用、菌糠废弃料利用、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创新技术和配套设施的推广应用,黑木耳产业综合效益上升空间大。
    张介驰提出,黑木耳产业应在创新驱动突破产业链条中关键问题,一是做好菌种规范选育和使用问题,重点形成品种鉴定和溯源技术方法,保护育成菌种知识产权收益;二是解决黑木耳产业威胁林业资源问题,发挥黑木耳生物转化秸秆生态保护作用;三是解决栽培管理技术凝练提高问题,重点创新形成调控子实体生长进程及品质的高效技术及设施;四是重视产品精深加工问题,探究产品营养功能的新用途,促进黑木耳产品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五是重视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重点创新生产加工销售机制和产品质量检测追溯体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