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产业资讯

初冬的黔西南,菌香满园……

发布时间:2019-01-04
近日,位于贵州安龙县栖凤街道平寨居委会的食用菌产业园部分核心区,编着序号的食用菌黑色大棚一排又一排,整齐地排列着。
   食用菌是安龙县近年来着力打造的“一县一业”优势产业。看到邻村香菇种植红红火火,赵兴林毅然将自家7亩地流转给景地公司,获流转费5600元,勤快的他还在公司务工,每月领取4000元的工资。在发展食用菌产业上,政府有好多扶持政策,采取把大棚建好,农户只管种植,公司负责技术指导、保底回收、再深加工、对接市场,即解决了农户种植技术难题,又解决了销路问题。
   据了解,安龙县采取“1210”产业扶贫模式,即:1户贫困户每年种植2个大棚,1年纯收入10万元。政府用产业扶贫子基金建设大棚,采取流动发展的摸索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如有新的贫困户愿意种菌,种了一年脱贫的菇农就退出大棚。“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为菌农订购食用菌棒每棒预垫付1元,待菌农把香菇卖给公司时再抵扣,以解决贫困户缺资金问题。”
   在打造食用菌产业中,安龙县按照“五全”模式,签署“企业入驻协议”“群众入棚种植协议”等,将“贫困户参与率在70%以上”作为给予企业(合作社)政策支持的首要条件,在菌棒生产过程中要求企业必须满足“80%以上菇农每棒最低收入在1.5元以上”等条件,通过奖补激励,约束企业、合作社、菇农等各方强化利益联结。
  近年来,安龙县秉承“借棚”拔穷根的理念,充分发挥地理气候优势,按照“政府筹资建设,产权村级所有,农户租用孵化,企业保底收购,实现四方共赢”的扶贫思路,把食用菌产业作为“一县一业”扶贫产业重点发展。同时,依托浙江、辽宁、福建等技术团队,结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建设出口食用菌产业园区。
   目前,该县的食用菌产业已建成菌包生产、灭菌、养菌、接种、分选、冷藏等各种车间16840平方米,创建“苗岭仙”等注册商标,建成食用菌研究所1988平方米,食用菌干品深加工厂1500平方米。按照“园区+小区全域布局、全产业链打造、全利益联结、全要素配置、全机制联动”的方式,主要形成了“一园一镇九区”(食用菌产业园、蘑菇小镇、9个小区)的食用菌产业布局。招堤、栖凤、钱相、普坪4个镇(街道)为重点发展区,以香菇、羊肚菌等作为主导品种;海子、龙山、洒雨3个镇为一般发展区,以红托竹菇、木耳等作为主导品种;笃山、万峰湖2个镇为适度发展区,以红托竹荪、黑木耳、灵芝等作为主导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