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产业资讯

山西:沁县“小蘑菇”筑牢脱贫“大文章”

发布时间:2019-01-28

    近年来,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沁县通过考察和调研,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在“调优”和“调特”下功夫,坚持“不怕产业小,就怕产业少”的原则,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以贫困户脱贫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2018年初,沁县县委、县政府开始引导农户发展双孢菇种植。为了更好地推行标准化生产,调动农户积极性,村集体向种植户提供建棚场地并出资平整,解决上下水、电网等必备的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全县在8个乡镇20个村开展双孢菇种植5万平方,已建成双孢菇基地20个,为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村村有集体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我是牛寺乡上峪村人,在没来基地劳动时,起早贪黑劳动是常态,可是一年下来也没多少收入,现在好了。”闫凤告诉记者,在基地上采摘双孢菇,每天至少能得到180元的工资,一个月算下来有近3000元的收入。

    说起种植双孢菇,闫云讲起了她创业的初衷。刚开始家里人说没有经验,没有市场,怕投资进去积攒的积蓄打了水漂。2015年,投资30万元建了5座菇棚,每个棚内有7层培育架,有效种植面积可达500平方米,每平方米每季产量可达30斤。到了出菇高峰期,为了保证双孢菇的品质,还会雇用本村和周边村的家庭妇女来采菇,用行家的话讲,“今晚上采就比明早采每斤能多卖1块钱”。在每一季采菇高峰期,至少能解决村里60名闲散劳动力就业,仅此一项就能使户均收入增长1000元。
    随着生产基地的扩大,全县形成“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市场化经营模式,打造双孢菇种植基地和销售基地,带动全县的产业转型。而沁县馨鑫山庄实用菌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沁县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在这一行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公司位于新店镇姚头村,由于这里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食用菌生长,因此建起了大棚19座,带动全村43个贫困户103人加入合作社,凝心聚力壮大特色产业发展。
    谈到创办初衷,公司负责人张明说,以前姚头村产业单一,在家务农的村民一直种植传统农作物,大部分家庭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外出务工,基本一年下来除去开支,都没啥积蓄。为了让土地创造更多的财富,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响应县里号召,经过市场调查,决定培育食用菌,主要种植双孢菇。
    “今年,我计划再建一些菇棚,引进双孢菇烘干深加工技术,引导企业入驻,真正将村里的双孢菇基地建设成集菌种培育、生产、研发、加工于一体的绿色环保、有机生态的循环农业。带动周边更多农户种植菌类,从而真正使双孢菇种植项目成为惠民、富村、强镇的好项目、好产业,让双孢菇产业成为助推新农村建设‘发动机’。”闫云说。
    “村子里像闫凤、闫云家这样的情况太多了,好政策来了,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到了,振兴乡村产业、带动乡亲们致富势在必行。”西峪村负责人说,2018年,他多次组织村民代表前往定昌镇下曲峪村,参观以双孢菇生产加工为链条的,找到了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独特生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