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专家视角

卯晓岚:我们为什么要吃食用菌?

发布时间:2019-03-18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菌学会会长今关六也(Lmazeki)就“人们为什么要吃蘑菇等真菌类食品”撰文《食菌论》,引起各界强烈反响。就此,日本科技工作者开展大量真菌抗癌研究试验,结果证明绝大多数菇类含有抑制癌细胞的真菌多糖,其中许多菇类对肉瘤S-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达60%以上,高者竟可达100%。这对人们了解菇类防癌抗癌提供了依据,说明菇类能够增加机体排异功能、抑制癌细胞。今关六也先生在《食菌论》中还从生态学角度阐明菌物与大自然的关系,又引申到人体营养平衡与疾病关系。首先,大自然植物是生产者,动物(包括人)是消费者,而菌物及微生物是分解者,三方面维持了大自然生态平衡,缺一便失去平衡。
    还有专家说,如果自然界没有菌类把动植物残体分解归还大自然,那么年复一年不计其数的有机物残体将会把整个地球覆盖,最后连人的立足之地都没有。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菌类来担任“分解”的角色,地球上到处堆累着大量垃圾,整个生态将完全失去平衡,所以,菌物是清理大自然的功能性类群。
    从人体所需营养而言,不仅需要植物性和动物性的食物,同时还需要真菌类食物,这样才能达到营养平衡。如果长期缺乏某一种,就会失去平衡,在此种情况便容易诱发产生癌症等疾病。今关六也先生列举了很多因真菌类食物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案例,用来教育和倡导人们食用真菌食物,大到菇类食用菌,小到酵母菌等发酵加工食品。直到今天,人们已坚定的把日本国民健康长寿归功于多吃食用菌的结果。
    国际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新食品资源的开发应符合“天然、营养、保健”原则。食用菌完全符合要求。从营养学来说食用菌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元素等活性物质、含有10多种氨基酸,其中有7-8种必需氨基酸。食用菌色、香、味、形俱全,是纯天然食品,食入后能参与人体代谢,维持、调节和改善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具有生理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防病治癌能力,从而达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专家们还对二十一世纪食品提出了“三低一高”的要求,即“低盐、低糖、低脂肪和高蛋白”。食用菌可以说是这一新要求的首选食品。
    我国人民自古喜好采菌食菌,更在菌类培植方面充满智慧,早在汉代就有“紫芝之栽如豆”的说法。大约在800年前我国就开始了香菇的砍花栽培。这比法国人最初在巴黎用马粪培养双孢蘑菇要早很多年,草菇、木耳、银耳、金针菇都是我国首先驯化和栽培的。近些年还有多种珍稀菌菇为我国首次培养成功,可以说中国菌物应用历史悠久,需求潜力巨大,也具备菌物产业发展的深厚基础。
    有研究称我国大约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意味着身体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病原菌的侵染。可见免疫是人体健康的基础。要保持机体健康就应该调节自身的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抵御各种病疫的感染和侵害,达到不得病或少得病及减轻病症。
    大量的研究报告以及实践证明,经常吃食用菌有益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冬虫夏草、猴头菇、巴氏蘑、灵芝等很多食用菌有明显提高各种免疫细胞对病菌的抑抗作用。多种食用菌具有调节免疫力,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强肝功能及其解毒能力,提高机体基础生理功能。还有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作用,从整体上改善机体生理功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达到保健效果。灵芝的药理、药化及临床试验以及广泛的食用等,所证明的正是古人所说:“久食扶正固本,延年益寿”的道理。(原文于卯晓岚先生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期间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