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浙江:食用菌“携手”太阳能 开拓“农光互补”新型农业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9-04-16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浙江嘉兴海宁市积极探索创新,将食用菌产业与太阳能发电有效结合,走出一条“农光互补”的新型农业发展之路。
据了解,海宁市“农光互补”食用菌基地位于袁花镇长啸村,利用一些食用菌本身需要避光、遮阴的特性,在食用菌菇棚上搭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同时,实现“棚下种菇、棚顶发电”,真正成为污染少、排放低、效益高的“农业+新能源”模式,实现土地的立体化增值。
长啸“农光互补”食用菌基地占地面积107亩,于2015年9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共建菇棚71座。基地内,食用菌大棚及配套设施设备均由长啸村集体投资建设,年食用菌生产能力达600万棒,产值2500万元。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年均发电量约55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1680吨,减排二氧化碳4350吨,该系统于2015年9月全部并网发电,平均每天发电1.5万千瓦时。
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介绍,近期,该基地的工人们正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制作菌棒。这些制作好的菌棒将被放入菇棚中养菌、发菌,5月中下旬便可以采菇,一直延续到10月中下旬。“农光互补”新型农业发展不但增加了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了让好地促进村民合作,实现共同致富,长啸村将该基地租赁给农户去发展食用菌产业。长啸村集体可从中获取大棚租赁费、生产设备租赁费,以及棚顶租赁费,每年80万元。
截至2018年底,棚顶光伏发电量1700多万千瓦时,产生经济效益2100万元,同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500吨,减排二氧化碳1.4万吨。

长啸“农光互补”食用菌基地占地面积107亩,于2015年9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共建菇棚71座。基地内,食用菌大棚及配套设施设备均由长啸村集体投资建设,年食用菌生产能力达600万棒,产值2500万元。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年均发电量约55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1680吨,减排二氧化碳4350吨,该系统于2015年9月全部并网发电,平均每天发电1.5万千瓦时。
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介绍,近期,该基地的工人们正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制作菌棒。这些制作好的菌棒将被放入菇棚中养菌、发菌,5月中下旬便可以采菇,一直延续到10月中下旬。“农光互补”新型农业发展不但增加了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了让好地促进村民合作,实现共同致富,长啸村将该基地租赁给农户去发展食用菌产业。长啸村集体可从中获取大棚租赁费、生产设备租赁费,以及棚顶租赁费,每年80万元。
截至2018年底,棚顶光伏发电量1700多万千瓦时,产生经济效益2100万元,同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500吨,减排二氧化碳1.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