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会员风采

牡丹江北河沿黑木耳国家级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区:小木耳闯出大产业 打造黑龙江省农民增收第一市

发布时间:2016-07-28
近年来,牡丹江东宁市在“发展壮大特色农业”及培育“庄园经济”等农业新业态要求上谋发展,坚持黑木耳产业富农和生态产业富裕未来战略,正探索出一条以不牺牲农业、不砍伐森林、不破坏环境为前提的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的道路。
  七月的边城东宁,群山叠翠,景色迷人。7月26日,人民网黑龙江《龙江振兴·纪实》大型全媒体报道组走进距离东宁市中心2公里的北河沿黑木耳国家级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摆放整齐的木耳袋,一眼望不到边界,场景十分壮观。“2015年,园区共摆(挂)黑木耳1000万袋,总收入4500万元,纯收入3000万元,目前已成为东宁市集黑木耳科研、栽培示范、新技术推广和对外展示交流的最重要窗口。”东宁市食用菌协会会长徐连唐自豪的说。
  北河沿黑木耳国家级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区,2009年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占地45公顷,总投资3000万元。示范园集技术研发、实验示范、栽培生产和交流展示四大功能于一体,拥有裸地摆放、棚室挂袋、春秋运作、棚室地摆等各种全国领先的生产技术和栽培模式,同时,还开展了新菌种试验、替代科、白木耳、灵芝等栽培试验,为解决原材料供应及单一品种种植问题奠定了基础。
  为了提高木耳带来的经济效益,北河沿黑木耳国家级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区已经由过去的椴木栽培,变成现在的袋料栽培,既可以利用废弃的锯末子等变成栽培原材料,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另外,为了节省土地,近几年来园区发展了挂袋栽培,这样能使土地利用率提高4倍以上,提高了经济效益。
  北河沿黑木耳国家级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区在2015年总收入达4500万元,纯收入3000万元。园区自投入使用以来,每年接待国内外数百批次、近万人次的业内人士参观考察。
  “农业发展走向规模化、品牌化,黑木耳产业工厂化实现突破。”东宁市委书记孙吉舜介绍说。一组数据足以说明东宁市木耳产业的分量。依靠全国领先的栽培技术,基地规模不断发展壮大。2015年,东宁市黑木耳生产规模12亿袋,干品产量5.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6,占黑龙江省产量的39%。实现产值32.6亿元,黑木耳单项人均增收1529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80%,是全市当之无愧的头号富民产业。
  打造一个产业,拉动一方经济。东宁市黑木耳产业全国名列前位,发展黑木耳产业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东宁市不断进行新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在小孔单片栽培、元宝耳栽培、春耳秋管、秋耳栽培等技术获得成功后,开始重点推广棚室吊带耳。棚室吊袋技术以其效益高、节约土地、便于管理、省工省力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黑木耳种植户的青睐。近年来,东宁市积极引导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在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东宁市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来源:人民网-黑龙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