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黑龙江:新技术控杂菌+棚室栽培“住高楼”,七台河利黑木耳提前90天上市
发布时间:2019-05-23
近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大四站镇吉祥村的黑木耳种植户龚守道全家忙着采摘、晾晒今年的头茬“春耳”。
“种植了10 年黑木耳,今年尝到了新技术的甜头,不仅提前90 天感受到丰收的喜悦,而且今年木耳的品质、产量和效益得到了很大提高。”龚守道热情洋溢地介绍道。
据了解,龚守道今年共种植30 万袋木耳,采用棚室“平面”“立体”和大地露天摆放三种方式。其中,大棚挂袋种植6万棒,大棚地摆方式种植12万棒,露天地摆种植12万棒。据称,这三种方式种植的黑木耳出芽率都在99%以上,大获丰收。
龚守道有10 年黑木耳种植经验,以往都是采用老方法露天种植,一般每年在七月中下旬开始采摘木耳,受夏季高温天气影响,木耳不是一夜之间“疯长”到鸡蛋那么大,就是菌棒发霉、全军覆没,所以只能靠天吃饭,收入十分不稳定。
2018年10月,勃利县副县长张彦龙带领科技信息局、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相关领导多次外出考察,聘请“中国黑木耳第一市”东宁市的两名食用菌专家到勃利县常驻指导种植。专家们对龚守道从做菌、养菌、困菌到催芽、采收等环节进行免费技术指导,使菌棒杂菌率直线下降,产量大幅提高,木耳刚收获采摘就有订单飞来,价格每市斤在35元左右,龚守道喜形于色。
据了解,通过专家指导,大棚黑木耳菌棒在3 月中下旬入棚,经科学管理后,5 月中下旬就可以采摘黑木耳,到6 月中旬大部分黑木耳采摘入库,这样不仅提高了黑木耳的品质,而且还避免了伏天烂耳、流耳、长白毛等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据了解,龚守道今年共种植30 万袋木耳,采用棚室“平面”“立体”和大地露天摆放三种方式。其中,大棚挂袋种植6万棒,大棚地摆方式种植12万棒,露天地摆种植12万棒。据称,这三种方式种植的黑木耳出芽率都在99%以上,大获丰收。
龚守道有10 年黑木耳种植经验,以往都是采用老方法露天种植,一般每年在七月中下旬开始采摘木耳,受夏季高温天气影响,木耳不是一夜之间“疯长”到鸡蛋那么大,就是菌棒发霉、全军覆没,所以只能靠天吃饭,收入十分不稳定。
2018年10月,勃利县副县长张彦龙带领科技信息局、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相关领导多次外出考察,聘请“中国黑木耳第一市”东宁市的两名食用菌专家到勃利县常驻指导种植。专家们对龚守道从做菌、养菌、困菌到催芽、采收等环节进行免费技术指导,使菌棒杂菌率直线下降,产量大幅提高,木耳刚收获采摘就有订单飞来,价格每市斤在35元左右,龚守道喜形于色。
据了解,通过专家指导,大棚黑木耳菌棒在3 月中下旬入棚,经科学管理后,5 月中下旬就可以采摘黑木耳,到6 月中旬大部分黑木耳采摘入库,这样不仅提高了黑木耳的品质,而且还避免了伏天烂耳、流耳、长白毛等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新技术让黑木耳提质增效,成为菌农的“新宠”。东宁食用菌研究所所长王守发表示:“采用棚室培养黑木耳菌棒,可以有效控制菌棒生长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氧气。今年采用这种模式生产菌棒的农户,大部分杂菌率都控制在1%左右,减少了杂菌污染也就提高了经济效益。催芽阶段菌袋上边覆盖塑料、草帘子保温,可以使菌袋出芽快、出芽齐,提前采摘黑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