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辽宁建昌县良顺菌益康专业种植合作社:香菇“开花”后价格“翻身”了
发布时间:2016-07-31
“递个空筐过来!这筐又快满了。”7月,在建昌县喇嘛洞镇汤泉子村的50亩大棚内,头茬儿蘑菇喜获丰收,建昌县良顺菌益康专业种植合作社的社员们干得起劲儿,乐得合不拢嘴。“收菇的货车进院了!”棚外的一声呼喊,让棚内的社员们更是干劲十足,加快了起菇的速度。到底是什么样的蘑菇竟受到如此热捧?
与花菇结下“梁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餐桌上吃到一种从来没尝过的蘑菇,味道好、口感棒,形状像香菇,但顶部多了‘龟壳’般的花纹,于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建昌县良顺菌益康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德良回忆起与花菇的第一次“偶遇”。
后来,他经朋友介绍了解到,这个品种的蘑菇叫“花菇”,是香菇的一种。花菇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食用菌新秀,是在香菇生产培育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自然条件,人为改变香菇的正常生长发育,使菌盖形成褐白相间的花纹,从而形成了花菇,被誉为“菌中之星”。“没想到香菇一‘开花’,价钱就翻倍了,顶级优质花菇可以出口日韩、美国,价格比香菇高出数倍。除了口感好、功效多外,储存时间比香菇要多出10天。葫芦岛境内还没有种植先例,这是个商机。”更吸引李德良的是花菇的经济价值,李德良决定将花菇“拿下”。
2015年初,下定决心的李德良,初期投资培育了10万棒花菇菌棒作为试验田,但由于没有足够的培育管理经验,10万菌棒全部病死掉了,初期的几十万元投资全部打了水漂。就这样,倔强的李德良与花菇算是结下了“梁子”,非要种植成功不可。他从花菇主要产地之一的河南请来了技术人员,如虎添翼的李德良再次重整旗鼓。
带领村民搞产业
合作社刚成立的时候,尽管下大力气做了宣传,但许多村民仍半信半疑,对花菇的市场前景持观望态度。这并没打消李德良的积极性,他决心要带领社员做出个样子来,让更多的人信服。
重整旗鼓之后,李德良与技术员胡建明日夜生活在种植区内,精心侍弄着,盼着花菇从菌棒中探出头。“控制在合理气温范围内,气温越低,花菇的产量越高,质量也越好,肉厚、细嫩、鲜美,吃起来还爽口。”在出菇棚内,胡建明拿起一根菌棒,谈起种植花菇的技巧,“听起来简单,但真要做起来可不容易,同时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四个因素,才能发出最优质的花菇。”以花菇“开花”为例,在保持通风、合理日照的条件下,白天要保持棚内阴干的环境,夜晚要保持棚内阴湿的环境,同时还要尽可能保持菌盖上部通风,过于潮湿会使菌盖变红,影响花菇品质。
终于,在今年夏天,18个出菇棚内,小花菇如雨后春笋般露出了头,另外的3个养菌棚内的菌棒也状态良好。李德良喜极而泣,51名合作社成员也乐开了花,看到了奔头。“每天50元钱,供一顿中午饭,加班还有加班费,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多好!”家住汤泉子村的社员赵英华唠得再实在不过了。种植区的工人除了部分社员外,还有周边村子的村民。“花菇一季可收四到五茬儿,一年两季,每季换一次菌棒,基本第一茬儿就能收回成本,往后的几茬儿都是利润。”说到这儿,李德良笑得更甜了,“一传十,十传百,有更多的村民前来咨询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的队伍会越来越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李德良鼓励有能力的种植户在周边的乡村建设种植区,逐渐形成产业化,吸引更多的经销商来到这里。
花菇销路不愁卖
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素有“山珍”之称,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肥料和任何激素,不受任何污染,可达到有机食品标准,以朵大、菇厚、含水量低、保存期长而名声在外。花菇生产保持天然纯净特色,以其味香质纯,冰肌玉洁而饮誉菇坛,以丰富的营养和防病、健身、延缓衰老等功效深受国内外食客的喜爱。“花菇在南方很畅销,品质最好的花菇可以高价直接出口到美国、韩国,不愁销路,愁优质货源啊。”当天,来合作社收花菇的福建经销商游道锡,操着一口“闽南版”的普通话,说着花菇的市场前景。“最近一段时间,气温攀高不下,多少影响到了花菇的品质,价钱上会有些缩水,但市场价仍可保持6元的起步价,比普通香菇的价钱翻了一倍。”胡建明在架子上寻找到一棒比较优质的花菇,“像这样的,品质、卖相就很棒,等菌伞再长开一些,肉再厚实一些,就可以采摘下来,出口到美国了。在国内,这样的优质花菇,干菇会买到每斤180元,湿菇能买到每斤12元。”
除了种植、销售成品花菇,李德良和胡建明还研究了花菇菌棒的培育技术,在经营初期,多了一条销路。菌棒的销路也不愁,一般以8到12元每棒的价格内销或出口。“熬过了苦日子,以后就不怕了。等合作社的经营稳定后,将出菇棚和养菌棚改造成钢结构更利于通风,然后安装配套的自动化培育管理线,这样培育出的花菇品质更好、效益更高。时机成熟后,还要上花菇酱等加工生产线,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价值,真正实现花菇的产业化发展。”李德良规划出一幅带领大伙致富的蓝图。(来源:葫芦岛日报)
与花菇结下“梁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餐桌上吃到一种从来没尝过的蘑菇,味道好、口感棒,形状像香菇,但顶部多了‘龟壳’般的花纹,于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建昌县良顺菌益康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德良回忆起与花菇的第一次“偶遇”。
后来,他经朋友介绍了解到,这个品种的蘑菇叫“花菇”,是香菇的一种。花菇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食用菌新秀,是在香菇生产培育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自然条件,人为改变香菇的正常生长发育,使菌盖形成褐白相间的花纹,从而形成了花菇,被誉为“菌中之星”。“没想到香菇一‘开花’,价钱就翻倍了,顶级优质花菇可以出口日韩、美国,价格比香菇高出数倍。除了口感好、功效多外,储存时间比香菇要多出10天。葫芦岛境内还没有种植先例,这是个商机。”更吸引李德良的是花菇的经济价值,李德良决定将花菇“拿下”。
2015年初,下定决心的李德良,初期投资培育了10万棒花菇菌棒作为试验田,但由于没有足够的培育管理经验,10万菌棒全部病死掉了,初期的几十万元投资全部打了水漂。就这样,倔强的李德良与花菇算是结下了“梁子”,非要种植成功不可。他从花菇主要产地之一的河南请来了技术人员,如虎添翼的李德良再次重整旗鼓。
带领村民搞产业
合作社刚成立的时候,尽管下大力气做了宣传,但许多村民仍半信半疑,对花菇的市场前景持观望态度。这并没打消李德良的积极性,他决心要带领社员做出个样子来,让更多的人信服。
重整旗鼓之后,李德良与技术员胡建明日夜生活在种植区内,精心侍弄着,盼着花菇从菌棒中探出头。“控制在合理气温范围内,气温越低,花菇的产量越高,质量也越好,肉厚、细嫩、鲜美,吃起来还爽口。”在出菇棚内,胡建明拿起一根菌棒,谈起种植花菇的技巧,“听起来简单,但真要做起来可不容易,同时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四个因素,才能发出最优质的花菇。”以花菇“开花”为例,在保持通风、合理日照的条件下,白天要保持棚内阴干的环境,夜晚要保持棚内阴湿的环境,同时还要尽可能保持菌盖上部通风,过于潮湿会使菌盖变红,影响花菇品质。
终于,在今年夏天,18个出菇棚内,小花菇如雨后春笋般露出了头,另外的3个养菌棚内的菌棒也状态良好。李德良喜极而泣,51名合作社成员也乐开了花,看到了奔头。“每天50元钱,供一顿中午饭,加班还有加班费,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多好!”家住汤泉子村的社员赵英华唠得再实在不过了。种植区的工人除了部分社员外,还有周边村子的村民。“花菇一季可收四到五茬儿,一年两季,每季换一次菌棒,基本第一茬儿就能收回成本,往后的几茬儿都是利润。”说到这儿,李德良笑得更甜了,“一传十,十传百,有更多的村民前来咨询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的队伍会越来越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李德良鼓励有能力的种植户在周边的乡村建设种植区,逐渐形成产业化,吸引更多的经销商来到这里。
花菇销路不愁卖
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素有“山珍”之称,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肥料和任何激素,不受任何污染,可达到有机食品标准,以朵大、菇厚、含水量低、保存期长而名声在外。花菇生产保持天然纯净特色,以其味香质纯,冰肌玉洁而饮誉菇坛,以丰富的营养和防病、健身、延缓衰老等功效深受国内外食客的喜爱。“花菇在南方很畅销,品质最好的花菇可以高价直接出口到美国、韩国,不愁销路,愁优质货源啊。”当天,来合作社收花菇的福建经销商游道锡,操着一口“闽南版”的普通话,说着花菇的市场前景。“最近一段时间,气温攀高不下,多少影响到了花菇的品质,价钱上会有些缩水,但市场价仍可保持6元的起步价,比普通香菇的价钱翻了一倍。”胡建明在架子上寻找到一棒比较优质的花菇,“像这样的,品质、卖相就很棒,等菌伞再长开一些,肉再厚实一些,就可以采摘下来,出口到美国了。在国内,这样的优质花菇,干菇会买到每斤180元,湿菇能买到每斤12元。”
除了种植、销售成品花菇,李德良和胡建明还研究了花菇菌棒的培育技术,在经营初期,多了一条销路。菌棒的销路也不愁,一般以8到12元每棒的价格内销或出口。“熬过了苦日子,以后就不怕了。等合作社的经营稳定后,将出菇棚和养菌棚改造成钢结构更利于通风,然后安装配套的自动化培育管理线,这样培育出的花菇品质更好、效益更高。时机成熟后,还要上花菇酱等加工生产线,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价值,真正实现花菇的产业化发展。”李德良规划出一幅带领大伙致富的蓝图。(来源:葫芦岛日报)
上一篇:3个液氮罐,为何专人看管? 下一篇:安徽康美来大别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龙头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