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食用菌产业成为山东莱芜市富民重要支柱
发布时间:2016-08-01
本网讯(记者 刘虹利)近年来,山东省莱芜市以大项目建设为依托,紧紧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区域化、规模化、标准与工厂化生产,积极培植壮大食用菌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多种方式的联合合作,不断提高食用菌产品竞争力,持续推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截至2015年末,全市有15家食用菌合作社、3个食用菌专业村,食用菌栽培面积达到8000亩以上,原材料投料4.8万吨,鲜菇产量6.5万吨,实现产值3.8亿元以上,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莱芜市鑫汇食用菌联合社,由山东嬴汇食用菌有限公司联合15家合作社组成,社员总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通过更高规格、更大规模的“农超对接”与“农贸对接”,食用菌年产量5万吨,年产值达3亿多元,菇农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其中,鑫汇联社嬴汇食用菌有限公司认证金针菇绿色食品,注册“齐鲁嬴汇”商标,年产量3000吨,实现产值7000万元以上。五龙口食用菌合作社成为莱芜市最大的食用菌种植、购销基地,产品销往北京、济南、石家庄、郑州等地市大型高端市场,实现年销售总额50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菇农1000多人,成为名副其实的“莱芜蘑菇第一村”。
这几年,该市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经营机制创新。优良菌种方面,依托山东嬴汇食用菌有限公司建立菌种实验基地,开展优良菌种的引进、实验、示范、推广;生产模式方面,主要以工厂化周年生产模式和日光温室生产模式为主;合作方式方面,筹建莱芜市食用菌产业联盟,通过建立食用菌产业联盟,加快食用菌产业与大市场的对接步伐,实现“产学研产供销”结合。这些全产业链的“强筋壮骨”,成为我市食用菌“走出去”的重要优势。
为做大食用菌产业,市农业局还因地制宜进行种植规划和生产布局,每年加大优良菌种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重点解决养殖过程中的病害及新品种推广,扩大优良菌种的生产规模,加快建设“特色食用菌产供销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发展“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提高食用菌产量和质量。同时,积极为菇农及工厂食用菌的种植提供生产技术人员的培训、品种选择、工厂设计等服务。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该市新型经营主体也不断壮大,生产模式日趋成熟,主要以工厂化周年生产模式和日光温室生产模式为主,其中以山东嬴汇食用菌有限公司为主的工厂化生产企业4家,主要生产金针菇、秀珍菇等。以莱芜市五龙口食用菌合作社为主的食用菌合作社15家,食用菌专业村3个,主要生产平菇、秀珍菇、黑木耳、香菇等品种。
莱芜市鑫汇食用菌联合社,由山东嬴汇食用菌有限公司联合15家合作社组成,社员总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通过更高规格、更大规模的“农超对接”与“农贸对接”,食用菌年产量5万吨,年产值达3亿多元,菇农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其中,鑫汇联社嬴汇食用菌有限公司认证金针菇绿色食品,注册“齐鲁嬴汇”商标,年产量3000吨,实现产值7000万元以上。五龙口食用菌合作社成为莱芜市最大的食用菌种植、购销基地,产品销往北京、济南、石家庄、郑州等地市大型高端市场,实现年销售总额50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菇农1000多人,成为名副其实的“莱芜蘑菇第一村”。
这几年,该市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经营机制创新。优良菌种方面,依托山东嬴汇食用菌有限公司建立菌种实验基地,开展优良菌种的引进、实验、示范、推广;生产模式方面,主要以工厂化周年生产模式和日光温室生产模式为主;合作方式方面,筹建莱芜市食用菌产业联盟,通过建立食用菌产业联盟,加快食用菌产业与大市场的对接步伐,实现“产学研产供销”结合。这些全产业链的“强筋壮骨”,成为我市食用菌“走出去”的重要优势。
为做大食用菌产业,市农业局还因地制宜进行种植规划和生产布局,每年加大优良菌种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重点解决养殖过程中的病害及新品种推广,扩大优良菌种的生产规模,加快建设“特色食用菌产供销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发展“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提高食用菌产量和质量。同时,积极为菇农及工厂食用菌的种植提供生产技术人员的培训、品种选择、工厂设计等服务。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该市新型经营主体也不断壮大,生产模式日趋成熟,主要以工厂化周年生产模式和日光温室生产模式为主,其中以山东嬴汇食用菌有限公司为主的工厂化生产企业4家,主要生产金针菇、秀珍菇等。以莱芜市五龙口食用菌合作社为主的食用菌合作社15家,食用菌专业村3个,主要生产平菇、秀珍菇、黑木耳、香菇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