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昔日盐碱地变“宝地”种出“致富菇”
发布时间:2020-05-07
“我们采摘花菇一天能挣150多块,采摘期过了还可以在基地打理大棚,一个月下来能收入3000多块钱,比以前在外面打零工强多了!”正忙着采摘花菇的永红村村民赵大姐说,以前她只能靠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不仅收入少还不稳定,自从村里发展了花菇产业,自己和家属到花菇基地一年四季都有活干,一年下来能挣6万多块钱,不仅实现了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挣钱,还能照顾家庭。

新华镇永红村千亩花菇基地占地2147.7亩,利用盐碱地荒地建成400栋大棚,其中100栋为育菌棚,300栋承包给了当地的农民。“每个菌棒4.5元,一个大棚放的是10000个菌棒,投入45000元。4月~10月是出菇期,能产6茬,总产在20000斤左右,平均每斤5块多,一个大棚6个月的纯收入在30000元左右,现在采摘的是第一茬。”花菇基地产业种植园区总经理连建兵说,我们免费给农民提供种植菌棚、技术指导、冷库、销售渠道等,农户只需负责栽种和采摘。花菇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国外销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为了增加村民收入,园区还将每日的用工量平均分配到每个村,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生产,共同致富,解决当地就业700人左右。

永红村土地盐碱化严重,种植传统农作物收益不大,村民增收困难。而花菇是在层架上栽培,不直接和土壤接触,很适合种植,发展花菇特色产业是临河区新华镇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的关键举措。花菇基地的建成,当年实现效益1200万元,拉动群众每户增收4.5万元。目前,园区可以帮助农户实现“一人三薪”,即一个劳动力可享有土地流转金、花菇种植收益和园区打工三份收入。(来源:黄河金岸魅力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