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秋收期间,秸秆产生量大、秋播茬口紧,秸秆还田任务重,为做好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华南和西北等区域主要农作物秸秆的高质量还田和还田地块的科学管理,确保下茬作物稳产丰收,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是水稻和春玉米主要产区。秋收前夕,受前期台风带来的暴雨和洪涝灾害影响,农田土壤含水量普遍较高,局部低洼地块尚有积水。秸秆还田需充分考虑今年的墒情特点,重点做好玉米、水稻秸
9月15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公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0210号建议的答复摘要,就加强农科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开展多层次新农人培养、探索新农人孵化试点、发放新农人“新手礼包”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加强涉农人才培养,推动更多优秀农科毕业生到广袤乡村建功立业。2009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与教育部共
8月11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刊发了《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6088号建议的答复摘要》,答复了全国人大代表陈贵静提出的关于保障乡村振兴战略下宅基地退出中农民土地权益的建议。农业农村部在答复中表示,宅基地是保障农民安居乐业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为探索完善宅基地分配、流转、退出、使用、收益、审批、监管等制度的
9月7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公布对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1729号(农业水利类157号)提案答复的函,就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监管问题进行了回应。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加强在农村流转土地的企业监督管理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2022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进行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伴随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臻成熟,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的大势所趋。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从世界发展历史看,农业大体经历了原始
近期,农业农村部网站公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440号建议的答复,回应关于对平原粮区农村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建议。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0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各地有序开展二轮到期延包试点,积极解决探索延包中面临的各类问题,积累了有益经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总结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经验,探
9月4日,农业农村部网站摘要公布对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4450号(农业水利类350号)提案答复的函,从完善全国农业智慧化产销转型规则、优化流通领域信息智慧化共享两方面,回应有关建立健全我国智慧农业产销主干网络提案建议。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科学规划,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开展农作物种子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国家统一推行的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正式建立。 实施意见确定了农作物种子认证“统一管理、共同规范、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工作原则,明确了市场监管总局和农业农村部在相关工作中的职责分工;明确了农作物种子认证机构的资质条件、审批程序和行为规范要求;制定了农作物种子认证推广应用的有关措施,鼓励种子企业获得认证;规
随着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规模化程度提高以及农业产业链延伸,设施农业用地需求大幅增加。满足合理的设施农业用地需求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同时,用地供给收紧和需求增加的双重挤压导致设施农业用地保障难问题更加凸显。 现实表明,设施农业用地保障困难已经成为具有普遍性的现实挑战,设施农业用地供给不足不仅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型经营主体的成长,成为当前推进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