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more>

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专家视角

吴清平:加快构建微生物大数据库

发布时间:2021-03-15

   “微生物战略资源短缺严重制约我国微生物产业发展,我国益生菌产业产值超500亿,占全球产值的17%,而核心菌种自主率不足10%。”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表示,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对于微生物科学数据的开发和使用也存在明显不足,许多高价值的科学数据并未得到充分的共享、挖掘和利用,数据使用严重依赖国外数据库。

    为此吴清平建议,加快微生物菌种资源库与科学大数据库构建,为我国微生物产业“缺芯少核”等瓶颈问题储备战略资源,同时为开发有市场价值的应用技术与产品提供支撑。
   近年来,重大慢性疾病高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短缺问题日渐凸显,面对这些严峻挑战,微生物组技术的革新和应用的突破将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微生物研究将会给人类健康维护、疾病诊治、工农业生产、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生物安全保障和生物资源等方面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吴清平表示,发达国家的企业将微生物种质资源作为产业竞争的重要因素,正在加紧开展微生物资源的挖掘工作。微生物元件得到越来越多的开发和利用,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疫苗、化学品、生物材料、生物能源、农业和食品等应用领域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已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微生物资源库,但微生物产业中核心菌种严重依赖进口。
   吴清平指出,我国尚未建立基于现代组学技术为基础的微生物系统信息化大科学数据库,基础科学研究、创新技术研发、高端产品研制等方面严重依赖国外大数据库;依据发达国家制定的现行标准,我国微生物数据资源长期被迫开放式存储于国外数据库、无条件共享,导致我国微生物信息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存在巨大隐患。
   为此他建议,利用宏基因组学创新极端环境难培养微生物的分离和保藏技术,分离保藏食品微生物、病原微生物、食药用菌、人体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环境微生物、农业微生物、工业微生物、大气空间微生物和分析微生物等与人类安全和健康息息相关、涵盖全国和世界主要地区的各类微生物菌种资源库,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巨大经济和社会价值的战略微生物资源库。
   他还表示,应该全面系统分析国际相关领域数据库,搭建共建、共享兼顾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框架。建立微生物组学研究平台,综合运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手段,探索微生物资源数据化的规律和关键技术,构建微生物“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数据的数字化关联网络框架,实现微生物资源数据化,为建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大数据库打下基础。
   “要以微生物科学大数据库为基础,建设生物高技术成果孵化平台,孵化新型生物芯片、生物监测诊断技术、微生物生命科学仪器、微生物新药、新型微生物菌剂、微生物生物信息调控制剂、活性新物质生物合成、新型功能食品和高效环境污染治理等高新技术及产品,为我国新一代生物高技术产业的萌芽和形成提供原创性技术,创新实现我国生物高技术产业的弯道超车 。”吴清平表示。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