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当前已进入汛期,强降雨、雷电、大风等极端天气时有发生,易引发山洪、内涝等灾害,给食用菌生产带来严峻考验。为帮助菇农和企业有效防灾减损,河北平泉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并实施一系列科学应对措施,以降低极端天气给食用菌生产带来的损失。 提前做好自救措施,合理应对恶劣天气。各园区将处于低洼地带的拌料机等生产设备及时断电,尽
日前,为促进林下茶树菇产业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黔东南州农科院邀请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专家、贵州省农科院研究员张邦喜研究员、贵阳学院主攻病害研究的吴文能教授及食品精深加工的周笑犁教授至贵州苗岭黔菇菌业开展林下茶树菇产业技术指导。 现场勘查指导期间,张邦喜研究员一行听取了丁德芬经理对公司的生产及经营情况介绍,并查看了茶树
7月2日,一个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西峡分院、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站以及南阳市科学院食用菌所组成的专家团队,来到西峡县二郎坪镇中坪村、二郎坪村,实地调研极端降雨造成的食用菌受损情况。 在调研现场,专家们走进食用菌种植基地,仔细查看受损的大棚和菌棒。针对受损情况,专家团队迅速制定了4点针对性指导意见:一是第一时间清理基地道路,确保菌棒转运畅通无阻,为开展自救
刘增亮/图 近年来,广西秀珍菇产业发展迅速。为掌握生产上的最新情况,近期,广西食用菌创新团队赴灵川县开展秀珍菇产业调查及技术服务指导。 专家们先后走访了金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桂源农业有限公司、桂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实地察看了制棒、灭菌、养菌、出菇、废弃菌棒处理等秀珍菇生产的各个环节,详细了解当地秀珍菇原料种类、品种结构、病虫害
近日,甘肃天水市麦积区科技特派团团长、食用菌产业组组长王晓巍带领团队先后前往麦积区利桥镇秦岭村、三岔村基地及党川镇党川村黑木耳基地,实地指导黑木耳、毛木耳、玉木耳、彩色木耳生产工作,并向技术人员赠送了由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黑木耳栽培岗位专家张介驰研究员主编的《黑木耳栽培实用技术》手册,助力解决生产实际难题。 在木耳基地,王晓巍
近期,民建保定市委河北农业大学支部赴高碑店市振华联盟实业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围绕“深化校企合作赋能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通过实地走访、技术赋能与座谈研讨,为企业精准把脉、献策支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民建保定市委副主委、河北农业大学实验实训中心主任周志军,保定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海燕,以及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许建锋教授、李守
为摸清贵港市港北区野生灵芝种质资源状况,完善相关技术体系,日前,贵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团队、富硒科技先锋队与大圩镇永福村村委前往贵港市百花山联合开展野生灵芝种质资源调查和样本采集工作。 调查团队深入百花山山林,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对野生灵芝的生长环境、分布区域等进行详细勘察与记录。成员对发现的野生灵芝,详细记录生物学特征
为落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韩国京畿道农业技术院签署的《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协定书》,深入推进双方科技合作,结合去年双方交流成果,围绕蘑菇培养基资源的探索与利用、绣球花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等领域的5名科技人员团组访问并开展为期5天科技交流。 6月11日,代表团一行5人前往亲环境微生物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重点介绍了食用菌近年的研究内容和科技
日前,新疆食用菌种质资源研究保护中心(玛纳斯)建设项目闽疆两地专家对接交流活动在玛纳斯县开展。专家考察食用菌种植基地食用菌生长情况。通讯员梁鑫宇摄 活动中,专家一行先后实地考察、参观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中心建设地点、援疆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详细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食用菌的种植规模、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市场销售等情况,鼓励种植主体从设备、品种、技术上
日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史明一行到江西黎川县就食用菌菌种降本增产技术开展专项调研。 江西祥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鹿茸菇等食用菌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及服务的科技型企业,目前已实现日产鹿茸菇10万余袋。史明一行通过实地察看、听取介绍、现场询问等方式,详细了解黎川县食用菌品种选用、菌种培育、成本投入以及销售等情况,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