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于艳,福建省罗源县百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省级、市级、县级科技特派员,她在2013年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食用菌生产一线坚守8年至今。返乡建厂的菇娘福州市罗源县是中国最大的秀珍菇生产基地,产量全国第一,罗源县起步镇则是中国秀珍菇之乡。可以说,全国每七朵秀珍菇就有一朵来自罗源。福建省罗源县百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百谷农业)申请了多项专利,过去侧重于优化生产线,近年聚焦于海鲜菇深加工技术方面。最近,于艳正在申请一项工厂化种植海鲜菇的雾化装置专利,体现罗源食用菌生产的趋向变化。于艳还在福建师范大
李坤,食品安全高级工程师,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会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现任河北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产品丰科和鲜菇道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远销世界57个国家和地区,为食用菌产业走出国门作出了重要贡献,树立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力。河北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昌黎县大蒲河镇,是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河北秦皇岛建立的全资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工业旅游、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型子公司。2015年,李坤受公司总部委派,出任河北丰科生物科技有限
图片来源于网络近日,在江西安远县天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董事长黄巧珍正忙着查看海鲜菇的长势情况。走智慧农业之路,做现代农民。这是黄巧珍一直秉承的信念。正是这样深耕农业、坚持创新,让她在技术攻关、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久前,她获得了赣州市第五届十大科技创新人物提名奖。黄巧珍是福建省宁德市人,大学毕业后于1999年来到安远县创办了三百山食用菌保鲜厂,2005年成立了安远县天华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董事长至今。扎根安远红土地22年,黄巧珍在创业过程中始终坚持技术引领、科技创新,把企业
张树庭,1930年9月30日生于山西省崞县(今原平)上庄乡沟里村,澳大利亚籍华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生物学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曾兼任国际热带地区菇类学会主席,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香港微生物资源中心主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署国际蕈菌生物技术服务中心主任。他是世界公认的研究蕈菌权威专家。少年时代,张树庭跟随舅舅到西安等地念书,1949年考入台湾大学。张树庭的研究课题主要是真菌学及其遗传学,独辟蹊径,硕果超群。除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外,还出版了不少专著,其中包括1972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蕈菌及其形态、细胞
小小的食用菌背后隐藏着大学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在菌物科学和工程产业化研究中深耕40多年,将食用菌带进实验室、写进资源图鉴,创立菌类作物学,更以食用菌产业为抓手,助力贫困村实现脱贫攻坚致富。在2020年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李玉获得国家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小木耳,大产业,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商洛市柞水县考察时这样点评。那里正是李玉团队的对口帮扶点。2017年,李玉团队奔赴柞水县开启科技扶贫,团队为柞水选育的5个木耳移栽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柞水凭借小木耳实现了脱贫摘帽,柞水
陈林根,1967年6月出生,2016年入党。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他始终铭记农民种好地就是对社会最大贡献,全身心投入现代化农业生产。他用勤劳和创新引领双孢蘑菇产业转型升级,亩产值达到200万元,带领一大批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金山区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在沪郊金山区, 蘑菇大王陈林根十里八乡远近闻名。廊下镇有个双孢菇种植基地,上海市民餐桌上一半以上的蘑菇都产自这里。陈林根创办的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工厂化双孢菇亩产值
6月28日,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菌草所党支部书记、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等400名同志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图源:《人物》杂志林占熺,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菌草所党支部书记、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入党55年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不负人民,发明并推广菌草技术,为脱贫攻坚作出贡献。献身西部大开发,承担国家级重点推广和对口帮扶项目,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506个县(市、区)推广应用菌草技术;致力于精准扶贫
通占元,男,中共党员,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农业特色产业技术指导总站站长。通占元用三年的时间高质量打造出了引领食用菌行业发展方向的阜平模式,将食用菌发展成了阜平县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通占元与他的同事们二十多年磨一剑,通过科技创新和实践,让河北省食用菌种植面积由3万亩发展到35万亩,年产量达310万吨、产值228亿元。2015年,在通占元挂职阜平县副县长并任专家组长之前,阜平普遍种植一些玉米和大豆,食用菌种植的基础几乎为零,在摸清县情的基础上,通占元发现阜平生态环境优良,昼夜温差大,
他是一位平凡的农村党支部书记,连任村主干已近20个年头,他所在的党支部连续六年获得市五好党支部殊荣。年逾花甲又连任一肩挑的村主干,在交口县也为数不多。他就是交口县双池镇枣林村党支部书记张拉生。2005年,枣林村民结束了靠山吃山的资源依赖,当年,在外谋生的张拉生回到了故乡,在乡亲们的拥护下,他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其时的枣林村,山是光的,地是荒的,河是干的,人是穷的,全村480户1120口人,几乎都是贫困户。用张拉生的话来说,村民们的状态是身强力壮、东张西望、腰包空空。带着乡亲们的期待,带着改变故乡的决心张拉
头发花白,身形敦实,一个军绿色的挎包斜在腰间。行走在丽水市莲都区天堂山的山路间,吴锡朋宛如走在自家的庭院内,步履稳健,眼神清亮。作为丽水高级农艺师,79岁高龄的吴锡朋,每周仍会抽个几天时间,挑个山头转一转,观察、记录野外菌类的生长情况。尽管在年轻的时候,他已经跑遍了丽水、甚至全国三十多个省份的山林,他依然歇不住:不多跑跑,它们(食用菌)就不认识我了。这位与食用菌几乎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是丽水市庆元人。他曾成功驯化了金耳、硫磺菌等珍稀菌种,让野外美味走入寻常人家;研制以草代木制菇的生产技艺,让千百年来依靠
赵建荣,男,中共党员,1952年12月生人,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带头人。自1994年,赵建荣将南方香菇生产技术引入遵化后,经过持续研发、推广,给农民增收15亿多元,让该市形成了以香菇为主的从品种示范、规模基地到产品加工、休闲观光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特色产业,先后被评为中国香菇之乡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全国食用菌优秀主产基地县;同时,还带动20多个省市自治区数十万人走上食用菌致富道路。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生产技术不断革新。多年来,赵建荣拜国内多位专家教授为老师,深耕食用菌产业。在北方首次利用蔬菜大棚养菇成功
诉不完的菌菇情,讲不完的菌菇经。说起种植食用菌,河南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党支部书记赵玉甫就会扬起笑脸、滔滔不绝。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他把精准扶贫与食用菌种植紧密结合,使全村群众脱了贫致了富,被大家亲切地称作蘑菇书记,小小食用菌撑起该村致富伞。2017年以来,赵玉甫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充分发挥党员领头雁作用,带领赵家村村民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最初,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响应。他组织27名党员成立了基地党支部,设置党员示范岗,选定27个有发展意愿的困难群众户,27名党员干部对
李玉,我国食用菌领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原校长、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获得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最美蘑菇人,这是李玉对自己的评价。1944年出生的李玉大半辈子都在和食用菌打交道。经过40多年不懈奋斗,从技术支撑到产业孵育,从科技培训到科技教育,李玉为食用菌产业脱贫注入科技元素,奏响了小蘑菇大产业的脱贫致富曲,书写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担当。李玉和他的团队也因此荣获全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先进个人2016年以来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全国专业技术先进集体等称号。食用菌虽小,但却是一个大
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南郊办事处朱家湾居委会,座落着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逸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逸村机械),高大明亮宽敝的钢构厂房内机器欢歌,人头攒动,有的切割钢板,有的电焊机架,有的调整机器,有的为机器安装电脑,为赶制定单有条不紊的忙禄着。立潮头,苦苦寻觅致富路宁折不弯越挫越勇谋发展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志。用在陈益撑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在创业路上,他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创新、再失败、再创新,就像他的名字益撑前行,在一道道攻坚拔寨、闯关夺险中,坚定信念、淬炼思想、磨砺本领,
许腾龙,安徽吾悦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芜湖野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先后荣获芜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安徽省食药用菌行业扶贫先进个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自小看着父亲种蘑菇长大的许腾龙,对食用菌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上世纪80年代,许腾龙的父亲许忠便开始从事食用菌品种培育工作。2004年,许忠创办芜湖野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野树林旗下百菇园被评为省级劳模创业富民示范基地。许腾龙大学毕业那年,正赶上野树林公司生产基地扩建,本着对农业的热爱和替父分忧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