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走进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的办公大楼,绿色园艺,甜美事业八个大字映入眼帘。在这行标语下摆放的是单株菌盖直径达1.17米的赤灵芝。而这里,正是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副所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蔡为明工作的地方。菌类,既是地球的清洁工,会把各种动植物产生的废料分解掉;又是山珍美味的生产者,在分解、吸收营养后,能生长出灵芝、香菇、黑木耳在蔡为明的办公桌上,灵芝盆景、菌菇摆件,令人目不暇接。他十分热情地介绍起这些心爱之物。在蔡为明看来,他现在做的是甜美的事业,把菇农的苦变成甜。种菇其实一直是个苦活。蔡为明说,种
班教授,您帮我们引进的新品种0912号特别受欢迎,销售额有望超过去年,继续大丰收。近日,天津市蓟州区出头岭镇中域村菇农张国兰开心地向农业科技特派员、天津农学院教授班立桐报喜。据了解,在过去5年里,班立桐几乎每周都要驱车2.5个小时到菇农家的大棚里亲自指导,因此他也被菇农们亲切地称为地头专家。地头专家的课堂在菇棚蓟州区出头岭镇和西龙虎峪镇有一定种植食用菌的基础,班立桐对当地菇农进行科学种植培训信心满满。可几次培训下来,他发现,来上课的菇农寥寥无几。为吸引更多菇农取经,我们把技术培训改成了现场实训,到菇农们的
四川成都市金堂县是闻名全国的食用菌生产大县,至今已有50多年的栽培历史,全县仅羊肚菌栽培面积就达5万亩,金堂姬菇金堂羊肚菌还被列入了国家地理标志目录。十年前,金堂就在食用菌栽培面积较大的竹篙镇建起了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引凤筑巢大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成都雅乐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数家入驻园区的食用菌高新技术企业之一。2021年6月25日,在金堂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表彰大会上,纪昌联作为全县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的领军人物受到县委表扬,这是对纪昌联在该产业中所做贡献的肯定。怀梦想 在蓉开启创业路纪昌
庄文颖,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后不久,她又相继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她将让更多的真菌被发现、认识和利用视为己任,矢志不渝,并在这个领域里深耕开拓,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成为中国真菌学的领航人以及功勋卓著的庄先生大先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庄文颖院士,一起探寻真菌世界的有趣故事。与真菌结缘庄文颖院士1948年出生于北京,原籍福建省闽侯县。上世纪60年代,她同广大知识青年一起响应国家号召下乡务农,在基层劳动
吴克甸是高级农艺师,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集各种荣誉于一身。但他常说,自己是农民子弟,把中共党员的身份看得最重。挺身而出的大队长浙江庆元县城学后路的一处普通小庭院,就是吴克甸的家。大多数时间里,他伏在案头,时而记下笔记,时而抬头思索。1958年时,吴克甸被分配到庆元北门大队担任农忙食堂会计。4年后,吴克甸担任北门村大队长,带领群众实现了从吃不饱饭到有饭吃的跨越。然而这还远远不够。他心想,自己有责任带着农民致富,让他们实现从有饭吃到有钱花。他时常到新华书店看书学习,一天,书店角落里一本名为《草菇栽培技术》的书
近日,走进位于曾都区南郊朱家湾的随州市曾都区逸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高大明亮宽敝的钢构厂房内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有的在切割钢板,有的在电焊机架,有的调整机器为赶制订单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是一家食用菌机械研发制造企业,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公司如今的红火发展离不开总经理陈益撑的坚持和创新。立潮头苦苦寻觅致富路 宁折不弯越挫越勇谋发展在选择食用菌机械制造之前,陈益撑在多个行业干过。1992年,他初中毕业后就踏上了社会。他怀揣致富梦想,在2002年前,他煮过酒,当过销售员,喂过牛,养过鸡、黄鳝、龙虾、泥
我何其有幸,能够用职业生涯的全部时间只做一件事!研究食用菌的科学与技术,我就想关起门好好干活儿,安安静静地琢磨怎么能把蘑菇种好,把中国的蘑菇菌种培育好,每天能进步一点点就好。上述肺腑之言,出自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张金霞。过去30多年间,张金霞深入扶贫一线,足迹遍及19省份40余县。几十年如一日,她脚踏实地地在产业扶贫的道路上默默耕耘着,让贫困户增收,也让小蘑菇成长为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大帮手。2020年,张金霞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已年过六旬的她
野生菌是云南之宝,云南人将其视为菜肴中的绝品,食用历史已有几百上千年。人们对野生菌爱之深,又避之远。因为它有浓郁的鲜美香气,极其好吃,但是一部分野生菌又会让食用者中毒。更危险的是,一部分毒菌与可食用菌极其相似,很容易混淆。所以每年,云南各地都有食用野生菌中毒的事件发生,让人唏嘘哀伤。于是,教人辨识可食用或不可食用野生菌,就成了当务之急。可是,野生菌品种繁多、外形相似,辨识出是否能食,有不小的难度。要向云南人或一部分进入云南的游客,推广辨识可食用野生菌的知识,难度更大。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快速有效地将正确辨识
蔡为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所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浙江省食用菌新品种选育专项首席专家、浙江省食用菌创新团队带头人、浙江省食用菌协会常务副会长。蔡为明长期从事食用菌科研与推广工作,是浙江省内知名的食用菌专家,也是农民信任的科技特派员。从浙中山区武义到新疆天山脚下,他走出了一条创新业、育新种、推新法的新路,让一根根小菌棒成为万千农户增收致富的法宝。让种菇由苦变甜在浙江武义,种香菇曾是一个出了名的苦差事,用土法制作菌棒,靠的是人工压实木屑、麸皮等原料,几千棒压下来,菇农的手都会麻木肿胀。而
重庆市永川区的食用菌产量,占到了重庆市总产量的七成左右,产品在市场上备受赞誉。近日,重庆蕊福农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辛良群忙着监督公司食用菌生产,忙碌不已。作为和食用菌打了十几年交道的人,辛良群说起她的蘑菇来头头是道。用废料种蘑菇有科技含量的种蘑菇和单纯种蘑菇,是大有不同的。比如,用什么来种蘑菇。木材厂产生的木屑其实已远远不能满足栽培食用菌需要了,辛良群打起了农田废料的主意。掰完玉米剩下的玉米芯,没啥用了吧;桑树剪下来的废桑树枝,烧柴都没人要吧;还有采收茭白时剥下来一大堆一大堆的茭白叶,只好白扔这些在辛
常明昌,九三学社社员,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山西省食用菌协会会长,山西省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先后承担26个国家和省级项目,有3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6年来一直致力于科技扶贫,服务40多个县开展食用菌生产,累计推广优良品种300多个,带动3万多农户脱贫致富。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标兵、中国科技扶贫十五年杰出贡献奖,被授予全国食用菌产业扶贫带头人称号。2020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不惧辛苦,潜心科研;不忘初心,敢于挑战;淡泊名利,授技帮扶说起山西食用菌产
38年2个月10天。以天计数的岁月,该是何等珍视的日子。这不是年岁,也无关爱情,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的党龄。一次给学生们讲课,他脱口而出这一连串数字。与党这份绵绵不绝的情缘,令同学们深受触动。李玉1944年生于山东济南,从1978年考取吉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他就和菌物研究结下深厚情缘。毕业后,他放弃了出国机会,专攻我国菌物学科和产业研究。李玉人物素描 郭红松绘李玉如今被称为木耳院士,致力于菌物科学和工程产业化研究40多年,构建了全新的菌物系统分类体系,从技术支撑到产业
连日来,在河北省任丘市出岸镇段家务村一大棚里,近10万棒灵芝长势喜人,负责人韩子南、韩子夜正忙着收集孢子粉。现在种了8个棚,每个棚占地1亩、内设1.2万个菌棒,有观赏类灵芝、食用类灵芝,产出灵芝孢子粉,年产值在千万元左右。弟弟韩子夜说,我从小就爱听神话故事,对灵芝产生神秘感,后来经常看书、查资料,探究灵芝的神奇之处。上大学时,有位同学从东北老家带了灵芝到宿舍,那还是我第一次见到灵芝。当时在学校图书馆几乎翻遍所有关于灵芝的资料信息,尝试种植灵芝的念头挥之不去。韩子南、韩子夜是80后,两人是亲兄弟,大学毕业后
雷于国,是湖北裕国菇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66年,雷于国出生在随南山区三里岗镇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7人。15岁时初中未毕业就辍学谋生,成了三里岗搬运站年龄最小的搬运工,一天能赚7毛钱。16岁时,三里岗香菇产业刚刚起步,雷于国用积攒了一年的搬运所得,收购了16斤香菇,胆战心惊地坐上南下广州的绿皮车,开启了他的香菇人生。此后岁月里,雷于国摸爬滚打、风雨兼程,21岁就成为远近闻名的香菇大王。先富起来之后,雷于国的人生之路该走向何处?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张金霞,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农业部蔬菜专家指导组专家。张金霞从事食用菌研究40余年,是我国食用菌科学技术体系建设的领航者和奠基者。发表研究论文140余篇,制(修)定国家(行业)标准20项,出版食用菌专业著作39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5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1项。就是这位科技硕果累累的科学家,带着她心爱的蘑菇,扶贫攻坚30余年。三十余年持续扶贫,走遍生态贫困区几十年来,张金霞在认真做好科研的同时,一直在扶贫路上。她扶贫工作始于1987年,在国家级贫困县湖南永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