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9号4号楼1701 邮编:100043
电话:010-68666811\68669733
传真:010-68658322
邮箱:info@cefic.org.cn
地为粮之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耕地保护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实施一系列硬措施,守住了耕地红线,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持续下滑趋势。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没有变,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尚不稳固。新征程上,要深入贯彻落实习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23年12月29日,习近平主席签署国家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该法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粮食安全保障法是我国粮食领域首部宏观层面的系统性法律,对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意义重大。该法深入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对耕地保护
近日,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数据局综合司联合印发《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以下简称《指南2.0》)。就《指南2.0》相关问题,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指南2.0》出台的背景和主要考虑是什么?  
最近,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将三大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完全成本保险覆盖全国,让所有的种植三大粮食作物的农户都可以参保。这是一个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也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新进展。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就是将原来只承保“物化成本”(保险金额约为亩产值的40%左右)的保险,保险金额提高到亩产值80%左右的“完全成本”水平,将风险保障水平提高一倍,保险金额不但覆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筑牢大国粮食安全基石,赢得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主动,必须牢牢树立并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深刻把握其内涵,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有别于传统的以粮为纲,大食物观体现了从“粮食”到“食物”观念上的与时俱进和丰富创新。大食物观视域下,粮食概念从狭义的谷物扩展至一切可食用的食物范畴,并注重膳食营养均衡搭配,促进食物供给由
国务院公布的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5月1日起正式施行。国家厉行节水,而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60%以上。近几年,我国一直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那么,农业生产用水现状如何?高效节水灌溉能带来哪些直接效益?针对这些问题,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高标准农田处三级调研员胡恩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正高级农艺师吴勇为您解答疑惑。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农业节水迫在眉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推动农业保险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印发《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的通知》(简称《通知》)。近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通知》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财政部出台《通知》的主要背景是什么?答: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在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把握好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乡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也是确保国内国际两个循环比例关系健康的关键因素。”物流连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先导性、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它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在我国的广袤乡村中,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在这一过程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带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力军。因此,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
近期,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计划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设施完善、主体活跃、流通顺畅、服务高效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要点梳理如下。工作目标·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设施完善、主体活跃、流通顺畅、服务高效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在全国培育100个左右农村电商“领跑县”,电商对农村产业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培育1000家左右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